撥亂反正:海洋黑洞
海洋公園日前公布2020至2021年度業績,錄得3,180萬元虧蝕,看似比之前幾年每年蝕數億元為少,但如果扣除來自特區政府、亦即來自納稅人的公帑補貼,海洋公園的實際經營虧損高達1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一般市民可能難以理解11億元是甚麼數目,舉例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時,政府向全港私人物業的前線清潔工、保安員及物管公司發放抗疫津貼,總開支正好是11億元。同期政府亦曾資助企業在本地生產口罩以解「口罩荒」,撥款額也剛好為11億元。至於今年《施政報告》唯一針對基層的「派糖」措施──將普通長者生活津貼金額提高,每年涉及開支更只須約8億元。可見政府對海洋公園的資助是何等慷慨、何等浪費。
再者,該11億元僅為海洋公園一年的營運資助,屬於去年6月立法會批出「救亡撥款」的一小部分,當中還有約36億元用於償還不同債務、7億元用作為不斷超支的水上樂園工程找數。今年3月,政府再向立法會申請了總額達68億元的「重生撥款」,當中40億元為延遲償還兩筆政府貸款而少收的利息、11億元為4年期的教育與保育補助,還有逾16億元資助本年度的營運。合計納稅人已向海洋公園補貼了逾120億元,是11億元的11倍!
海洋公園營運虧蝕擴大,主因是入場人次持續下跌,上年度跌至只得140萬人,較高峰期大減七成,如果按收入計算,更大瀉接近八成。入場人次減少的原因眾人皆知,包括新冠疫情令訪港旅客絕迹、公園因防疫規定而時開時關、即使開門亦要限制園內人數,但人手、水電費、維修保養及飼養動物等開銷卻難以大減,有人因而認為海洋公園去年蝕錢也是情有可原。
然而,全球疫情還會持續多久、香港與內地可於何時恢復通關,至今無人能夠準確預測,最樂觀也要再捱多兩至三年,全球跨境旅遊業才有望顯著復甦。海洋公園本年度的營運開支已獲政府包底,只要入場人次能稍稍回升,剛啟用的水上樂園可帶來些微的淨收入,園方在帳面上即能「戲劇性」地轉虧為盈。問題是再過多一年,當來自政府的營運資助終止後,公園很可能又會錄得數以億元計的虧蝕,政府很可能又會以其他名堂要求納稅人「科水」救亡,為這個「海洋黑洞」填氹。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