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相隔20年 香港水域再發現新珊瑚物種

「大杯筒星珊瑚」珊瑚蟲呈鮮艷的橙色。 「大杯筒星珊瑚」珊瑚蟲呈鮮艷的橙色。
「大杯筒星珊瑚」珊瑚蟲呈鮮艷的橙色。
【本報訊】香港浸會大學生物學家在本港水域發現一個新石珊瑚物種「大杯筒星珊瑚」,以及兩個「海蛞蝓」新物種。其中石珊瑚呈鮮艷橙色,圍繞口部四周長有一圈觸手,其於東部水域近打浪排一帶被發現。專家表示,上一次在本港水域發現新珊瑚物種已是在2000年,距今20年。
浸大生物系教授邱建文領導的團隊指,本港有98種已記錄石珊瑚,是次新發現的珊瑚物種屬於「筒星珊瑚屬」,牠們的珊瑚蟲呈鮮艷橙色,圍繞口部四周長有一圈觸手,故常被稱為「太陽珊瑚」。團隊將新發現的珊瑚命名為「大杯筒星珊瑚」(Tubastraea megacorallita),在此之前全港總共只發現了7個筒星珊瑚物種。此珊瑚通常由3至12隻直徑為8至25毫米的珊瑚蟲聚合成一個小群體,珊瑚會利用觸手捕捉海水中的浮游動物,以獲得營養,棲息於10至30米深的海底。
另有兩種新海蛞蝓 俱由浸大命名
另外,團隊在本港水域發現了兩個海蛞蝓新種。牠們身上帶有鮮艷的顏色和花紋,屬於「背鰓海蛞蝓屬」。當中在橋咀洲和赤洲發現的新物種,團隊將牠命名為「食角孔珊瑚背鰓海蛞蝓」(Phestilla goniophaga)。
該海蛞蝓體形較大,身長約3厘米。牠背上長有多對棕色手指狀,末端白色的「角突」,以及背部有一個隆起的白色圓形小駝峰。這種海蛞蝓產下的卵塊卻呈鮮艷的橙黃色,通常黏附在珊瑚的骨架上。
另一款海蛞蝓被命名為「褐帶背鰓海蛞蝓」(Phestilla fuscostriata),體形較小,身長1厘米以下,而牠的白色身體帶有棕色條紋。有關上述珊瑚和海蛞蝓的描述已分別刊登於學術期刊《Zootaxa》和《Zoological Studies》。
橋咀洲發現食角孔珊瑚背鰓海蛞蝓。橋咀洲發現食角孔珊瑚背鰓海蛞蝓。
橋咀洲發現食角孔珊瑚背鰓海蛞蝓。
邱建文(右)與研究團隊成員發現了珊瑚和海蛞蝓新物種。邱建文(右)與研究團隊成員發現了珊瑚和海蛞蝓新物種。
邱建文(右)與研究團隊成員發現了珊瑚和海蛞蝓新物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