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憂壓縮環評標準 大興土木或阻礙碳中和
【本報訊】港府力爭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環境諮詢委員會昨舉行會議時,會上多名成員對《施政報告》提出將大興土木發展房屋項目表示關注,擔心大規模基建的碳排放,會牴觸碳中和願景,質疑是否能達標。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指,新發展是應用減碳技術、建築工程的機遇,而工程所涉碳排放會按照聯合國規定計算,未來會積極與發展局合作。
環境局:精簡程序盼更聚焦
黃昨在會議上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指,將加強減碳中期目標,目標是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然而政府一邊期望減碳,另一方面卻大興土木,成員馬昀褀對未來發展「北部都會區」與「明日大嶼」項目的碳排放感憂慮。黃形容新發展區是機遇,可配合政府減廢、綠色建築等措施多方整合,未來會按照聯合國指引計算排放量,但數字仍有待計算,又指發展局會再配合措施,強調一定是低碳發展、節能,確保「北部都會區」做到「宜居」、「低碳」。
另外,《施政報告》亦有提到會精簡程序,加快發展,馬擔心或會影響現時的環評報告。他指環評報告原意是在發展過程中保護環境,應是愈多發展,報告便愈嚴謹。主席黃遠輝指《施政報告》使用「壓縮」字眼,不希望為壓縮而犧牲一直以來的環評準則。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回應指,環評報告是為了提高環評的有效性,因以往經驗,要制訂相關報告至少要花18至24個月,當中涉多個政府部門,溝通解說很費時;他指精簡程序後,期望可做到更聚焦,又會確保日後要修改時,會與委員會討論,做到公開透明。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