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縮短輪候靠房策 港府勿砌詞卸責

公屋供應大滯後,上樓一等再等無了期,基層焗住劏房,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為輪候公屋超過3年的申請戶提供現金津貼,港府高層稱考慮由房屋委員會負責支付,望成為加快建屋的推動力,這一着明顯是把公屋荒責任推卸給房委會。
劏房悲歌,香港出醜,連京官也開腔,香港政府顏面無存,一方面承認3年上樓的承諾做不到,所以給予現金津貼助基層自力更生,否則他們申請綜援,政府還是要給予租金津貼,另一方面高官又是一貫地厚顏,拒絕問責,甚至把責任推卸給房委會,直指建屋和3年上樓是房委會的責任,未來若由房委會支付租金津貼的金額,相信房委會有更大動力建屋,以盡快達致3年上樓。
房委會是根據《房屋條例》於1973年4月成立的法定組織,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公屋,亦負責興建居屋,由房屋署負責執行其決策。房委會現任主席是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兼任,其餘決策成員都是由特首委任,就算不是「親生仔」,也是政府的左右手,房委會的款項,其實都是公帑,左手交右手,由房委會「罰款」支付「現金津貼計劃」的款項,正如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所說,政府這樣做有甚麼分別?
特首林鄭月娥還把問責制搬出來,稱期望房委會可以建立更實在的問責精神,亦是提升管治重要一環。由港府高層談「問責」,無異是莫大的諷刺,等於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特區施政千瘡百孔,高官民望屢創新低,近年卻鮮見有官員要「問責」受處分下台,單單是陳帆,沙中線短筋醜聞,他又有幾多分「問責」?僅交通事務也搞出「大頭佛」,還要他兼顧房屋事務,掌管房會,難怪公屋興建緩慢不達標。若果政府因此要房會大興問罪之師,豈不是陳帆要自己和自己「問責」?不合邏輯之餘,簡直是一場鬧劇。
現時不少土地供應在政府手上,房委會持有的「生地」要變成「熟地」,亦需一定程序檢視,不能把公屋進度滯後的責任全推給房會。政出多門,行政手續拖慢不少發展的進程,各界都要求加快審批,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到壓縮一些土地開發流程,若果言出必行,自然可以加快建屋。可是這份施政報告是現屆政府最後一份,餘下不到一年任期,這些期票,又有多少能兌現?把運房局拆開,是正確的一步,問題是剩下來的時間不多,一邊改革,一邊問責,到頭來亂上加亂,恐怕又是幹不出甚麼實事來!
衣食住行,安居樂業,政府有責,這個責任不能推卸給任何組織機構,亦不是玩弄語言偽術可以掩飾失職。加快興建公屋,刻不容緩,拜託高官別要耍弄政治把戲,誰是誰非,市民看得一清二楚。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北部都會區,工程浩瀚,若果還是像以往龜速進行審批,可能要等到2046年。議員建議政府成立專責委員會,簡化審批制度,加快建設速度。成立房委會的初心也是想盡快建公屋安置市民,而不是把委員會當代罪羔羊,別要把問責制變成卸責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