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藥到病除:慢性免疫病 港2000人患重症肌無力症

眼皮常常下垂、手腳開始乏力,只是「疲倦」的症狀嗎?其實,它們可能是重症肌無力症的發病先兆。重症肌無力症影響全球超過70萬人,其中香港目前約有1,000至2,000名患者。此症於任何年齡均能發病,女士多於40歲以下、男士多於60歲以上發病。
重症肌無力症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疾病。神經肌肉接點內的乙醯膽鹼受體與體內製造的抗體結合。當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傳遞被妨礙,神經脈衝就無法達至肌肉,肌肉不能有效收縮,引發肌肉無力、易疲勞的症狀。患者的肌肉易倦且難以發力,但在休息後有短暫改善。症狀可包括眼皮下垂、複視、吞嚥困難、鼻音重、說話比平時低聲、臉部表情減少、難以抬高手臂或腳等。病情危重時,患者可能因呼吸衰竭而喪命。
須施以藥物及手術治療
初期藥物治療的首選是抗乙醯膽鹼酶藥物,例如Pyridostigmine(俗稱大力丸)。透過抑制乙醯膽鹼分解酶,減低乙醯膽鹼的分解,神經肌肉傳導可得改善,紓緩肌無力症狀。
其後,若病情加劇,醫生會加入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包括低劑量的類固醇來控制病情。這類藥物可抑制自體免疫機制,減低抗體的產生,達致與前者類近的效果。因多數患者的胸腺會有異常變化,例如胸腺增生或腫瘤,醫生會視乎個別情況而提議胸腺切除術,協助抑制自體抗體產生,控制病情。
病情危急或有死亡風險時,患者可能要接受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迅速中和自體抗體,或進行血漿置換術,除去血漿中的乙醯膽鹼抗體,讓肌無力症狀於2至3天內大幅改善。某些藥物,例如Aminoglycosides及Fluoroquinolones抗生素、神經肌肉阻斷劑、β受體拮抗劑等,可影響神經肌肉接頭點的乙醯膽鹼傳輸,加重肌無力症病徵,因此在肌無力症患者身上應避免使用。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