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示威走向激進暴力 警盼回復和平表達

廖珈奇過去逾16年,一直處理公眾遊行集會的事宜。(胡家豪攝) 廖珈奇過去逾16年,一直處理公眾遊行集會的事宜。(胡家豪攝)
廖珈奇過去逾16年,一直處理公眾遊行集會的事宜。(胡家豪攝)
廖珈奇:相信大部分市民仍是守法
香港的示威文化過往以和平有序見稱,但自2019年修訂《逃犯條例》引起連場衝突後,外界對香港示威文化的觀感有所改變。港島總區高級警司(行動)廖珈奇過去逾16年,一直處理公眾遊行集會的事宜,他認為即使現今部分人表達意見的方式變激進,但警方協助市民表達訴求的形式及態度一直不會改變,又指「相信大部分的市民,仍然是我以前見到那一班(守法的)人,沒甚麼轉變」。他期望本港會在不久將來回復真正秩序,市民在守法和平下遊行集會表達訴求。
廖珈奇於2002年加入警隊,2004年加入機動部隊,其後他的工作一直與公眾活動有關,在2005年韓農反世貿、2010年反高鐵、2014年政改、2016年旺角暴亂,甚至是2019年反修例事件,他均在不同崗位上參與警方行動,主要負責管理、統籌、調動人手、指揮、溝通及現場協調的工作。處理公眾活動逾16年,他認為香港對合法公眾活動的自由度一直相當高,警方亦一直配合市民表達訴求,確保活動的參與者安全有序。
旺暴成轉捩點 掘磚襲警首現
無可否認,本港數十年來和平有序的示威文化,近年開始轉變。他指,以往市民表達意見的方式多數合法,「頂多是跳出馬路堵路,如2010年圍堵立法會般,不希望議員離開立法會,阻止高鐵方案通過」。而令本港示威文化改變的其中一個轉捩點是2016年旺角暴亂,當時示威者開始把怨氣發洩在警務人員身上,「第一次見到有人掘磚,見到有人在警員無還擊之力時作出攻擊」。至2019年6月反修例事件揭起序幕,示威由有序的公眾活動變成騷亂,暴力、破壞、違法的示威不斷,他坦言「好明顯(示威形式及警方與示威者關係)是變得惡劣」。
廖在反修例期間亦有親自落場,他憶述,其中一次以灣仔修頓球場為目的地的遊行,當時他站在花園道天橋視察,卻發現遊行人群正前往金鐘,當刻他安排人員在路上作出合適的設置,引導市民走向安全的地方。他坦言,即使會受到示威者的謾罵,但他始終相信理性的溝通會令市民理解,而保護合法公眾活動參與者的安全,是警方的責任。
疫下遊行銳減 防亂不容鬆懈
談及反修例事件後,本港的遊行集會情況,廖承認受疫情影響,今年公眾遊行的次數銳減,今年首9個月僅5宗須通知及已通知的公眾遊行,當中只有一宗獲批。對於往後的公眾活動,他坦言警方除要協助合法有序的公眾活動舉行外,亦需要針對可能出現的騷亂有充足準備,「我好憧憬一個畫面,是市民繼續享有言論自由及集會權利,過程中大家都守法,尊重警方制訂的措施,這個就是一個真正香港回復秩序的情況」。
記者高詩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