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樓齡逾半世紀 擬重建西環邨 馬頭圍邨

房委會擬就馬頭圍邨進行重建研究。(黃仲民攝) 房委會擬就馬頭圍邨進行重建研究。(黃仲民攝)
房委會擬就馬頭圍邨進行重建研究。(黃仲民攝)
【本報訊】公屋輪候愈拖愈久,政府在昨日公布的《施政報告》中宣布了兩個重建舊屋邨計劃。由於西環邨及馬頭圍邨樓齡已達約60年,加上原址重建有潛力供應更多單位及有合適的遷置資源,政府會邀請房委會研究在合適條件下,並爭取把周邊土地納入重建地盤,預計兩個屋邨重建後可提供多一倍單位,即可提供超過5,000個單位。此外,政府指未來10年已覓約350公頃土地,可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料能滿足未來10年預計的30.1萬個單位需求,但指供應量或出現「頭輕尾重」現象。
消息指,西環邨重建後的單位數目可由現時的600個急增至1,100個,預計全部住戶最快可於2029年搬遷。至於馬頭圍邨重建後,單位量由2,000急增至4,000個,但因重建選址範圍較小,政府預計將以鄰近的土瓜灣用地作重建,日後居民需分批遷置,預計首批居民最快於2027或2028年搬遷。至於討論多年的大坑西邨重建計劃,料重建後可提供超過3,300個單位,較現時增加一倍多,當中包括1,300個供重置現有租戶的單位,以及2,000個由市建局發展的「港人首次置業」單位。市建局回應指,有關大坑西邨的發展藍圖已經完成,並將於本月內提交予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
未來10年建屋量 頭輕尾重
政府又預計,未來10年可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滿足未來10年預計的30.1萬個單位需求。不過,當局亦承認未來10年的建屋量會出現「頭輕尾重」現象,當中只有三分一的單位在首5年落成。為加快進度,房委會和房協更廣泛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和其他嶄新建築科技以加快進度。
另外,政府亦會要求發展局及運輸及房屋局就後5年期的每幅公營房屋土地提交季度報告,如土地交付時間或建屋進度未如理想,將會作出指示。據悉,33萬個單位當中四成來自新發展區,包括洪水橋、古洞北及東涌等,三成來自改劃用地如安達臣用地,至於餘下供應則來自粉嶺高爾夫球場及將重建的房委會工廈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