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國際疫戰

新加坡、日本等向歐美澳國家看齊,與疫病並存。但這樣可救得它們的經濟社會民生嗎?與疫並存的條件是疫苗的高接種率。可是,在Delta變種肆虐下,接種疫苗並未能逃避疫病。這些國家即使有高疫苗接種率,如以色列,患病率反而高企,便要接種疫苗的加強劑第三針。這可以抑止疫情?防範病毒的進一步變種嗎?
中國內地的戰略是清零,一有發現,便即雷厲風行地抑止,縱使外地輸入不止,最多一個月,凡有漏入者都被殲滅,動員的人力物力不少,封區殲滅的方法,有不少經濟和社會代價。可相比與疫並存的國家,損失的人命和物質都為有限(以成本代價比較)。且與疫並存的國家疫情還在蔓延惡化,還未有真的改善迹象。社會經濟的代價還在增加,如日、澳等反覆用封城封區方法應對惡化趨勢,成本實在更高。更加添防疫治疫以至經濟民生復原的不確定性,與中國內地的確定性,形成巨大的差距。
清零的政策是政府與社會維持警惕,高度組織。每逢輸入走漏便即可殲滅,也有助組織經濟恢復生產與消費。中國內地的經濟增長率不是全球最高,但經濟與社會受打擊較小,元氣保持。便在國際疫情肆虐下,生產供應鏈斷裂時,中國內地的強大生產鏈、完整的供應鏈便發揮巨大作用。中國內地出口進口的大增反映了這方面的優勢。與疫並存會使疫情長期堅持,有惡化爆發風險,生產與經濟上的不確定性更大,恢復不易,且會面對國內外供應堵塞中斷的打擊,未能克服疫情的經濟增長並不可靠。
清零的防疫與恢復經濟表面上看是對立,但實際上,後者依靠前者,不能清零即疫情未能克服,疫情帶來的社會經濟成本仍然持續,不可能真的復原,更可能觸發許多積存的社會矛盾,引致社會政治危機,反過來會使經濟困難以至危機加深。當前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可卻用增印鈔票來暫時抑止,但如南美巴西、阿根廷等,危機已近爆發。當前疫情的特點是全球化,衝擊的作用也是全球化,不但疫情跨國蔓延,經濟衝擊也同樣是全球化。與疫並存是一國棄守,清零是一國嚴守。二者是相互衝突。前者是準備禍延他國,後者是自救救人,只有多國清零才可全球逐步清零。這是截然不同的態度,也反映該國政府是否對國民與國際社會負責。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