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AI篩查X光肺片 準確度逾八成

AI系統幫助病人提早識別肺部病變。左起:彭育華、王耀忠及雷俊達。(袁志豪攝) AI系統幫助病人提早識別肺部病變。左起:彭育華、王耀忠及雷俊達。(袁志豪攝)
AI系統幫助病人提早識別肺部病變。左起:彭育華、王耀忠及雷俊達。(袁志豪攝)
【記者陳敏琪報道】肺部X光是常見的身體檢查,醫護人員可透過肺片來檢視病人肺部有否病變或肺炎的迹象;公立醫院以往會按病人照X光的次序,分析肺片的結果。醫管局近年將人工智能技術(AI)應用在篩查肺部出現病變及高危病人,提醒醫生盡早與病人溝通,並作進一步的檢查。該系統至今幫助逾1.2萬名病人提早識別列高風險級別,準確度可達八成以上。
縮減高危病人等候時間達六成
醫生診症時,可循驗血、X光等化驗結果了解病人的情況,其中影像掃描屬重要一環。醫管局放射科統籌委員會主席王耀忠醫生說,當局每年有逾300萬人次接受X光掃描,其作為診斷病人的確診率,敏感度及特異度達70至80%。他直言未夠完美,但可配合醫生臨床的診斷及檢查,讓醫生考慮有否需要進行下一步檢查,及病人覆診時的方向。
其中X光掃描在肺部檢查尤以常見,如果肺片顯示花或白色,則可能患上肺炎,甚至癌變的迹象。王耀忠說,當局近年為盡早識別高危病人,於2017年10月在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及屯門醫院展開AI模擬測試,為期約半年,共測試逾4,200張病人肺片,顯示可讓高危病人縮減六成的等候時間,及後同樣在該3間醫院進行先導計劃。
王耀忠補充,醫管局最初使用了約7,000張病人肺部X光片影像作AI訓練,至今已使用了約1.6萬個病人個案的肺部X光片影像作訓練。至於在應用上,由本年1月至8月,當局從73間普通科門診及公立醫院共收集逾3.2萬張肺片,並提早識別逾1.2萬名高危病人,較以往等候報告的時間快2至3倍。
研擴展應用至髖關節腦部檢查
該系統也擴展至急症室使用,在2019年12月起於屯門醫院試行,該院急症科顧問醫生雷俊達說,每年約20至25%的急症室病人需要照肺片,即約40至50萬張肺片。而引入AI系統後,除了可篩查高風險病人外,當局在今年3月更新臨床資訊管理系統(CMS),包括經AI檢查肺片屬高風險或有異常的病人,便會亮起紅燈,系統也會呈列表形式讓醫生一目了然,本月起全港18間醫管局急症室也會應用此系統。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信息)彭育華補充說,當局正研究將AI系統應用在髖關節及腦部掃描的檢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