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衡量輕重須在同一天平

新冠肺炎疫情固然是一場不幸的災難,但凡事一體兩面,好壞之間往往相反相成,如果從正面看,這次疫患卻有助於我向身邊的「黃絲」朋友,說明衡量問題應有的尺度和標準。
不少香港人惦念從前,說殖民地時期的管治者如何英明神武,維港兩岸如何遍地黃金,相比之下,回歸後香港的經濟增速不及以往,他們便憑此斷言,特區的管治能力不如港英。我曾告訴他們,事實未必如是,上世紀70、80年代,亞洲四小龍乘上時代列車,經濟一起猛漲,不獨香港如此。如今高峰過後,四小龍的經濟大抵也是一齊失速,不見得香港是斯人獨憔悴。可惜,任我講得唇焦舌敝,愚者還是似懂非懂,總愛將一切問題都歸咎於政府的能力,真教你莫之奈何。
黃絲對北京政府的批評就更狠,說中國如何限制公民權利、管束言論自由,國家的貧富懸殊是如何嚴重,區域資源的分布又是何等不均。這些問題,我也曾一本正經地作回應,說衡量輕重必須在同一個天平上,中國家大業大,又是發展中地區,積習多年的問題要逐步梳理,不可能一蹴即就。
大江南北可以發展到今日的水平,已是難能可貴。如果歐美領袖此刻,面對與中國相同問題,他們的管治得分,恐怕還未能及中南海領導層的一半。我講得煞有介事,黃絲們仍是半信半疑。
今次的新冠疫情可不同,全球各地的管治者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同一條起跑線上奮戰。成績孰優孰劣便顯而易見,就算腦筋再笨,衡量能力再差的人,今次的結果也能一望而知,中港兩地的抗疫成果傲視全球。你可以說京港領導人不是最好的,但世界上比他們差的管治者,卻是車載斗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