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地產政府

香港樓市的漲風亂象,並不是簡單的市場因素,而是英國在中英談判失敗、香港鐵定回歸時布下的地雷。
直至中英在上世紀80年代初談判,英國殖民地政府在香港公共服務政策方面仍十分落後,70年代廉政公署成立前更是政府社會上下貪污舞弊成風,卻在房地產市場大事投入,嚴厲管理。當時香港一半人口居於公屋,私營樓宇施加租務管制,不容房地產發展。香港的地產商勢力薄弱,地價樓價不貴,因而香港在50年代開展的工業化,不受成本干擾,居住成本低,保障低工資。即使條件不佳,但民有居所,可安居樂業,促成在貪腐的殖民政府管治下,社會還可安穩。殖民地政府的房屋政策便不是經濟取向,而是為政治。
香港房屋問題,在中英談判之後,尤其是回歸之後,與中英談判前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公營住戶佔全港人口比例快速下跌;私營市場取消租務管制,放任投機;政府供地盡是價格取向,利益為主。結果是眾多的房屋政策創新,從居屋到公營出售等等,配以土地開發的保守政策,一方面造就房地產的大利潤,地產商得以替代英資財團壟斷香港主要的經濟命脈,財雄勢大,形成資本主義世界少有的房地產主導的局面。另一方面,通過房屋的私有化、市場化,更助長從殖民地承繼來的市場為主的經濟政策,使地價樓價飛升,經濟金融化和兩極分化,用地價排斥所有產業,不足10年便把工業化的基礎摧毀。
整個香港經濟在房地產商主宰之下,連政府(如港鐵、市區重建局)也全面地產化,香港變成地產霸權,地主經濟。經濟無力復興,政府的房屋政策便是香港經濟沉淪的根源。依賴泡沫維生,也依賴內地資金合法與非法流入來支撐,便不單止把香港居民大部分的血汗收入吸乾,也同時變成對內地經濟的剝削,香港與內地居民便是香港天價房地產的承接者。
出售的公屋與居屋同時在市場炒賣,公屋建設受抑制,居屋替代,依市價比例出售。一是政府實際減徵收入稅、利息稅,而徵老百姓的住房稅。二是擴大市場炒賣範圍,用製造泡沫來延續泡沫,用廣大市民的血汗來飲鴆止渴,泡沫弄得更大,資本家可套現逃避。地主經濟可會一下子變成負資產和資產大跌,多少港人的血汗成果被消磨掉。
甚麼時候,香港政府不再是地產的政府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