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拉閘限電背後 權力浮誇任性

一場突如其來的拉閘限電,突然席捲內地多個省份。很多城市亂套:工廠停工,居民家中停電,被困在電梯裏,洗澡中途沒了熱水,醫院手術騎虎難下,紅綠燈全停導致大塞車;遼寧某鑄造公司因為突發限電,排風系統停運,23人高爐煤氣中毒。總之,拉閘限電,帶來了經濟社會的無序混亂。
公眾的怨氣是多重的。一是拉閘限電的方式,事前毫無預警,完全不顧及百姓的感受。現代社會,電可以說是須臾不可或缺的。電梯、雪櫃、手機、電腦,沒了電,生活工作都陷入停滯。而吉林當地公然發文稱,今後將「不定期、不定時、無計劃、無通知停電限電」,口氣何等蠻橫霸道。
二是事後也缺乏有說服力的解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也是發電量最大的國家。去年疫情復工復產之時,一些地方為了營造虛假復甦政績,強迫企業用電,即使沒有工人、沒有訂單,機器也要開足來消耗電力,借以提高用電量指標來冒充復工。如今,冰火兩重天,企業剛有起色,卻又要拉閘限電。
除了周期性煤炭價格上漲引發發電成本上升和供電缺口外,更根本的原因其實就在於「能耗雙控」。2015年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能耗雙控的要求,要求減少煤炭消耗量,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如今到了考核節點,各地為了達標,只好臨時抱佛腳,一刀切拉閘限電來降低能耗。這也暴露出,過往多年所謂綠色發展,含水分太多。而今為了保烏紗,絲毫不顧及老百姓起碼的生活需求。
能耗雙控 不計後果
類似情況又豈止是拉閘限電。2017年,北京為了打造高端國際城市,控制人口規模,驅逐「低端人口」,漫漫冬夜,大量「北漂」流落街頭;緊接着,河北等地為了降低空氣污染,推進「煤改氣」,強制拆除了居民的煤爐,貼上封條。然而承諾的天然氣改造卻沒有跟上。其行政方式之野蠻粗暴,正是公權力任性囂張的表現。
地方官其實也有委屈和苦衷,特別是基層官員,並非不了解民間疾苦。這又引發了另一個維度的反思。就以能耗雙控為例,其根本目標在於節能環保,當然是好事。然而一項政策的科學與合理,不能只從理論模型上去考慮,還必須充分估計現實的壓力。中國是人口第一大國,也是煤炭消耗最多的國家,是製造業大國。但中國確立的碳達峰與碳中和時間表,遠遠短於西方許多發達國家,而這些國家的能耗卻比中國還低。
可以想見,要達成目標,難度有多大。如果不惜代價、不計後果,甚至犧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去簡單機械地追求這樣的數據目標,那與大躍進時期超英趕美、大煉鋼鐵又有甚麼區別?量力而行、因地制宜,才是治本之策。若像此輪拉閘限電,通過這種極端方式即使達成能耗雙控目標,除了引發民憤外,又有甚麼用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