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健康碼通關

社會已達共識,當前解決經濟民生問題最有效的措施是香港與內地通關。不通關,內地與香港的交通往來還是近似停頓。單靠香港本地的需求不足以紓解經濟困境。消費券有效用,但效力短而不足。通關是恢復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連接,不但直接使香港消費增加,各種從供應鏈到價值鏈的活動可部分復原,推動香港經濟往前走,作用不僅在當前,也在今後。
至少幾十萬港人居於內地者可恢復兩地往來,就業、投資、上學都可延續。而他們的內地親友,內地企業在港運作的,包括以香港作為向海外發展基地的,可以回復人員往來,業務發展的舊觀。甚至可借國際形勢變化,利用香港去加強海外的經營與拓展,有助於它們的發展和裨益香港。特區政府好應有研究來論證兩地通關的經濟社會效益。但即使未有研究,單只日常觀察和了解,亦可看到其巨大的效益和作用,此所以除政治偏執反中亂港者以外,香港社會已認識到通關的關鍵,沒有分歧。
通關只有一個手段,就是與內地共通的健康碼。香港小、內地大,內地的防疫治疫措施領先全球,香港與內地通關,因此必要採取內地接受認可的手段。內地的健康碼行之有效,通行全國,香港採納便可。一是方便互通互認,技術與制度上簡單易行。香港方面要增加的投入有限,不用多方測試來進行接軌,減少投資成本與失誤風險。二是香港通關是雙重意義,一方面是港人入內地,另方面是內地居民來港。後者牽動着香港經濟的復甦,港人入內地用健康碼,沒有制度的問題,內地居民來港用健康碼,不過是用內地措施在港落地連接,技術容易,也使內地居民對港防疫有信心。當然具體安排還可有細節修改,可技術性的枝節問題,不會改變健康碼的效用。
香港特區用健康碼有兩個難題。一是香港官員等有排斥內地的心態,政治上的偏見拒絕與內地在防疫政策方面連接。解決的方法只是政治、政府下命令,端視特區政府有否決心。二是社會上有人反對,包括動亂遺留下來的政治反對者。解決方法是在通關方面堅持執行有健康碼者方可考慮通關,至少在與內地的通關關口嚴厲執行,讓願意與內地通關的港人使用,讓內地居民可憑健康碼依法來港。在政策執行上,完全排除反對者的干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