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椰子油樽掩飾 海關機場檢冰毒值1.5億 20年來最大宗

販毒集團以椰子油作掩飾。(曾志恒攝) 販毒集團以椰子油作掩飾。(曾志恒攝)
販毒集團以椰子油作掩飾。(曾志恒攝)
海關智破20年來最大宗空運販毒案,揭椰子油樽藏1.5億元冰毒拘一男。受疫情影響,販毒集團更頻繁使用空運途徑偷運毒品,同時精心設計「絕橋」掩飾。本月中,海關在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檢查一批報稱由墨西哥空運進口的椰子油,察覺部分貨物色澤密度不一,經儀器協助檢驗後,揭發藏有約230公斤懷疑液體冰毒,其龐大數量屬歷年罕見。關員當日拘捕受僱取貨的貨車司機,並查出背後至少經過兩重物流公司委託,正積極調查毒品來源及流向,揪出幕後集團主腦。
色澤密度不一露餡
由於本港一向較少從墨西哥進口椰子油,海關機場科空運貨物組根據風險評估,本月14日揀選一批由當地運港、報稱裝有椰子油的貨物進行檢驗。該批貨物共160箱,每箱有48個玻璃樽分放上下層,合計7,680個,經過X光成像檢測後,顯示部分玻璃樽密度有差異,液體顏色也深淺不一,關員相信另有蹊蹺,決定拆箱細究。
海關空運貨物組指揮官朱家穎指出,盛載液體的玻璃樽樽身呈深啡色,肉眼難以看清內裏的物質,表面雖貼有「100%天然椰子油」標籤,卻未附上製造商地址等資料。海關開樽比對時,察覺內裏液體並無椰子味,且色澤淺淡兼質地較稀,與正常椰子油呈半凝固的奶白色不同。
貨車司機提貨被捕
關員同時發現部分放置箱內下層的玻璃樽「水位」較高,重量更沉,使用光譜儀分析後,揭發其中80箱、共1,920個玻璃樽懷疑盛載液體冰毒,估計總重約230公斤,市值達1.5億元。其餘約七成五貨物不含毒品,一概為廉價的粟米油或菜油,相信是掩人耳目之用,由於貨物包裝無被打開痕迹,玻璃樽外觀一致,更增偵查難度。
海關毒品調查科跟進案件,該科機場調查課監督李文樂表示,海關在同日拘捕前往機場提貨的45歲貨車男司機,得知他受僱於運輸公司,並受另一間在本港經營約10年的物流公司委託取貨存倉。關員登上涉事物流公司位於九龍灣的辦公室調查,循線再查出貨物訂單由上海一間具國際規模的物流公司發出,惟該公司至今未有進一步收貨指示。李續指,被捕人士已獲准保釋候查,海關目前仍在追查本案,相信販毒集團挖盡心思,在墨西哥自設包裝生產線製造「椰子油」,再利用具規模的公司託運貨物,不排除毒品會經香港轉口至其他地方。
李文樂(左)及朱家穎講述案情。李文樂(左)及朱家穎講述案情。
李文樂(左)及朱家穎講述案情。
行動中檢獲大批液態冰毒。行動中檢獲大批液態冰毒。
行動中檢獲大批液態冰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