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7月投資騙案 飆2.7倍 涉25億
初現新興虛擬資產失竊
疫情下經濟轉差,投資騙案亦急增,單計今年首7個月,警方已錄得725宗相關騙案,總損失金額高達25.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98宗,升近2.7倍。警方表示,騙徒今年主要透過虛假網頁或手機應用程式,以及網戀進行詐騙,前者錄得374宗,涉款2.73億元;後者則有345宗,涉款亦達1.81億元。今年更首度發現涉及NFT(非同質化代幣)的盜竊案件,兩宗案件受害人被黑客入侵,盜走數碼畫作及加密貨幣等,損失共約437萬元。
常以虛假網頁或手機App詐騙
警方今年首7個月錄得725宗投資騙案,較去年同期急升2.7倍,相比去年全年的510宗,已高出42%;當中成功拘捕124人,涉及46宗相關案件。今年首度發現涉及NFT的盜竊案件,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葉卓譽解釋,NFT為新興的虛擬資產,代表着特定資訊如數碼畫作、圖像、影音、短片和動畫等,經加密技術存放於區塊鏈之上,只要擁有該NFT的私密鑰就能持有原本產品。
至於兩宗失竊NFT案件,其中一宗案件受害人為30多歲的公司男董事,今年6月透過網上拍賣獲得9幅NFT畫作,總值93萬元,然而,他兩個月後誤入一個釣魚網站,網站聲稱有抽獎活動,得獎者可獲10件NFT藝術品,惟該網站被裝惡意程式,其虛擬平台隨後被黑客入侵,內裏9幅NFT畫作和2,000元加密貨幣被劫走。
另一宗案件的受害人為40歲公司男董事,他於今年5月購入12件、價值280萬元的NFT畫作。惟他本月初透過一間咖啡室的WiFi登入虛擬資產平台後,翌日即發現遭黑客登入該平台,12幅畫作及64萬元加密貨幣遭轉走。上述兩宗案件均未有人被捕。
至於騙徒近期經常運用的虛假網頁或手機應用程式,版面與坊間常見的投資網站或應用程式相似,但顯示的數據和投資產品均屬虛構。該些假應用程式不能從官方網站下載,只能利用騙徒提供的網址或二維碼連結,登入名稱和密碼亦需要輸入對方提供的「出金密碼」或邀請碼,方能進入平台。葉指出,這些騙局其中一個明顯特徵,是要求受害人將本金,不論現金或加密貨幣,投放在指定的銀行戶口或加密貨幣錢包作投資,市民倘遇到相關情況,就要留神。
86歲苦主墮養老金投資陷阱
因以上手法而被騙財的最年長受害人為86歲,他與11名相識人士墮入養老金投資陷阱。葉表示,有人透過通訊程式認識一名基金推銷員,對方提供一個假網站,並推介投資當中的「經濟智慧養老退休基金」,聲稱只要投放900元人民幣,就能日賺3%佣金,介紹新人可賺6元人民幣佣金。該人不虞有詐投資,並介紹其餘11人加入,各人投資2,000至1.8萬元人民幣不等,共約12萬港元。最終,該些款項落入騙徒的內地銀行戶口,騙徒亦去如黃鶴,受害人始知上當。
記者林嘉諾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