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淡化民族團結 強化中華意識
上月底,北京召開高規格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防範化解民族領域風險隱患。這是時隔7年再度就民族工作舉行中央級會議。近年民族工作領域新問題不斷湧現,除了新疆、西藏方面繼續開展應對「三股勢力」,寧夏發生泛伊斯蘭、泛清真問題,內蒙古爆發統編語文教材問題,直接引發當地官場的震盪。
從此次會議來看,最大的變化就是淡化民族差異,突出強調共同性、統一性。例如,2014年召開的上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新聞通稿裏,「民族地區」一詞出現24次,而此次只出現7次;上次通稿提到「民族團結」達20處,此次只有3處。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2014年會議僅出現7次的「中華民族」,今年出現41處,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民族自覺認同等理念。在部署具體工作方面,2014年第一條是「多民族是我國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今年第一條則指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民族工作的主線」。
兩相對比,發出的明確信號,就是要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而不再把民族團結作為重點。蓋因民族團結的潛台詞和心理暗示,就是存在民族分歧、文化差異、利益衝突,因此才需要加強民族團結。而中華民族共同體則弱化這種思維。中央領導人7月底視察西藏,8月底又視察河北承德,在清代帝王接見蒙古貴族和西藏宗教領袖的遺迹,參觀《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一再重申中華民族共同體。
2014年民族會議通稿全篇未出現「平等」一次,今年則提到3處,要求樹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八字方針,將平等置於首位,要求「必須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過往數十年,少數民族在計劃生育、高考加分、扶貧財政補貼等方面,享受的是遠超漢族的超國民待遇,這也引發了很多質疑與不滿。如今強化平等導向,將帶來一系列骨牌效應。去年安徽率先宣布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而後多數省份陸續跟進。
對於民族幹部的要求,從2014年「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場特別清醒、維護民族團結的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群眾的感情特別真誠」的3點,改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態度特別堅決、明辨大是大非立場特別清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群眾感情特別真摯」等4點。將維護集中統一提到了首位,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取代了「維護民族團結」。
跨省調動 增流動性
因應「共同體」新政,採取措施破除民族地區幹部本土勢力,借助跨省調動來增強流動性。例如,繼內蒙古由省外幹部王莉霞擔當自治區主席後,近期又調黑龍江省委常委張雨浦擔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兼銀川市委書記,卡位主席換屆。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