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香港電台改革 需先去政治化

成立近百年,香港電台的編輯管理制度和運作都已老態畢呈,不但收聽或收視率長期偏低至近「零」,更屢在節目編採時違悖《港台約章》的規定,且接連遭受投訴批評。在整治中引創新,去老化謀活化,既是部門重建的唯一出路,也是問責制的基本底線,而當中的關鍵點在於「去政治化」。
每年經費多達10億元的香港電台,有責任遵循《港台約章》的規範和主管部門的領導,履行作為公共廣播機構的職守,但即使由政府內部進行的《香港電台的管治及管理檢討報告》,也嚴厲批評港台的編輯管理制度存在缺失,欠缺有效機制、指引和制度,確保港台履行《港台約章》。這不是單純的行政失誤,而是政治作祟。新管治團隊銜命履新只約半年,但對港台亂象「零容忍」,不再溫溫吞吞,而是全方位、深層次的治理整頓,務求為港台及其公共廣播擺脫意識形態和政治角力的纏磨,貫徹履行《港台約章》授予的使命任務。
在今天的泛政治勢潮下,傳媒的所謂「第四權」少不了意識形態的操作,更攙雜了政治鬥爭的元素,令改革的每一步都面對既得利益者的反撲,絆纏着政治扭曲甚至爭議。這是不應該和不幸的,卻是客觀存在,主事者的能力、決心和擔當,以及能否清除政治干擾,便成為改革成效的決定性因素。
成立於1928年的香港電台,一直忠誠執行作為政府部門的廣播任務,直到「香港前途」問題湧現才萌發歧議,BBC化、公司化、「獨立化」等政治訴求,一直延衍至2010年《港台約章》頒布才被遏止。
至於這一波新爭議,焦點在於《城市論壇》的存廢,官方尚未有任何公布,相關爭議卻已沸沸揚揚,不但被上綱上線,更涉及對公共廣播的再定位,並且延伸到海外再轉向特區政府施壓,政治凌駕專業,意圖形成內外夾擊。
疲憊老化 可有可無
對於開播已41年的《城市論壇》,節目的意念源於英國海德公園的「演說廣場」,在當時資訊封閉、政制尚未開放的年代,曾有其存在的作用,但在今天的時空,留下來的只是疲憊老化,收視和社會影響力亦淪為可有可無,我們還要繼續為緬懷逝去光環而裹足不前?《城市論壇》如此,其他多個節目變動和人事調配的情況也類同。不破舊,如何立新?對於港台的未來,應聚焦於創新和再出發,絕不是「歷史保育」!
在全球範圍的意識形態邅變中,新聞媒體起着推波助瀾的作用,並在新聞編採的過程中,流露出明顯的傾向性和強烈的共鳴感;而由於「去殖化」不足,令部分編採人員陷入迷惑性的困惑之中,習慣於以西方價值觀作為視角坐標,以致在進行輿論監察時,往往會出現焦點偏差、立場錯擺的政治「視障」;不但誤判形勢,更易淪為「反中亂港」的傳聲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