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搗網上販毒冚4倉庫 警檢毒1.47億元拘15人

行動中檢獲的可卡因及大麻花(小圖)。 行動中檢獲的可卡因及大麻花(小圖)。
行動中檢獲的可卡因及大麻花(小圖)。
利誘年輕人參與犯罪
網上社交平台的販毒情況日見猖狂,警方關注趨勢並深入調查,上周三起進行針對打擊行動,在新界一舉破獲4個毒品倉,起出可卡因、大麻等總值高達1.47億元毒品,拘捕15名負責取貨、租用涉事單位等男女。警方指,毒販除在網上圖文並茂吸引買家,亦透過廣告招攬入世未深年輕人,利誘成為犯罪「棋子」,部分人察覺參與販毒已淪為代罪羔羊。警方呼籲市民謹慎求職,切勿被一時利益蒙蔽,以身試法,抱憾終生。
警方毒品調查科聯同西九龍、新界南及水警總區,於上周三至本周二展開代號「沙鷗」行動,重點打擊網上社交平台的販毒活動。行動中,警方藉由放蛇及情報調查,搗破4個位於新界北及新界南的毒品倉,檢獲124.9公斤懷疑可卡因、1.2公斤懷疑大麻、4公斤懷疑第一部毒藥「非那西丁」及6克懷疑大麻油,毒品總市值約1.47億元,另在多區拘捕13男2女(21至37歲),各涉販毒、藏毒及管有第一部毒藥,當中10人已被暫控販毒,其餘人士則獲准保釋。
毒品調查科高級督察吳嘉倫表示,警方留意到販毒集團在網上發布毒品資訊,藉此擴闊接觸層面,令兜售更趨活躍。毒販普遍會上載毒品圖片,並以關鍵字如「420」等字眼(代表4月20日國際大麻日)吸引買家注意,同時為避免罪責,又張貼標榜「筍工」、「搵快錢」的招聘廣告,令不少人受金錢誘惑或因朋輩影響上當,遭利用作販毒「跑腿」,或被要求以個人名義租用工廈單位作毒品儲存倉,一般每次收取數百至數千元不等的報酬。
吸食大麻呈上升趨勢
吳指,早前有不少學生因疫情停課,他們相對少受監管,並有更多時間上網,吸引毒販招攬他們參與毒品犯罪活動。案中被捕男女較年輕,但初步相信不包括學生,部分人最初懵然不知參與販毒,待意識到時已難以抽離,最終墮入法網。
毒販亦透過社交平台散播不實資訊,美化吸食大麻行為,令年輕人誤會其傷害不大,甚至完全無害,造成吸食大麻有上升趨勢,惟大麻實際上與其他毒品無異。警方提醒,吸食或管有大麻均屬犯法,如案件涉及利用青少年,可依相關條例申請加刑,呼籲市民有任何毒品消息應即舉報。
涉案毒品包裝工具。涉案毒品包裝工具。
涉案毒品包裝工具。
吳嘉倫吳嘉倫
吳嘉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