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為民喉舌揭亂象 六大部門鬥推莊

美國第三任總統杰弗遜說過,「如要讓我決定有政府而無報紙,或有報紙而無政府,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後者。」這句話放諸香港更加適合。本報為民喉舌,發揮第四權揭露社會亂象,日前頭版報道的店舖阻街及高聲叫賣問題引起申訴專員關注,昨日宣布主動調查,並點名批評食環署、環保署等六大相關部門權責不清懶作為。特區政府光出糧不做事,非要本報踢爆才肯正視問題,正是「寧要報紙不要政府」的最佳例證。
本報日前報道,荃灣、北角及柴灣均有店舖霸佔行人路擺放貨物的亂象,有些店舖霸路之餘更從早到晚以高分貝音量廣播招客,有居民被噪音折磨至神經衰弱。最驚險的是,北角人車爭路險象環生,有市民被迫行近電車軌,甚至有手抱幼童的市民與電車擦身而過,隨時引發致命意外。申訴專員宣布主動調查政府對店舖貨物及雜物非法霸佔或阻街的規管,並向效率促進辦公室、環保署、食環署、路政署、民政事務總署及地政總署六大相關部門展開調查。
正如申訴專員所說,有關問題持續多年,牽涉多個部門的規管及執法,每當遇上較複雜的情況,便因權責不清或未能及時作出協調,以致問題遲遲未獲解決。顯而易見,阻街等問題之所以積重難返,關鍵在於政出多門,互相卸責。不難想像,市民投訴店舖阻街關卡重重,由效率促進辦公室負責的1823熱線開始已出現「你推我讓」的情況。因店舖阻街地點涉及官地或私地,阻街之餘更涉及社區衞生、破壞環境及製造噪音等亂象,六個部門同樣需要負責,又同樣以超出權限而互相卸責,結果一事無成,再次應驗「三個和尚無水食」的道理。實際上,這已不是申訴署第一次調查店舖阻街,早在2014年已作出批評及建議,包括自2016年9月起實施定額罰款,但食環署敷衍塞責,定額罰款不痛不癢。要不是本報對部門不作為大加鞭撻,引起申訴署關注,敢肯定這些部門只會繼續得過且過。
東方發揮第四權屢建奇功,造福市民已非首次,例如本報曾揭發深水埗「南亞村」烏煙瘴氣,引起阻街、僭建、衞生及治安等問題,涉事的六大部門同樣互相扯皮,足證部門推莊已成特區政府痼疾,最終在本報多番督促下,有關部門始肯清拆「南亞村」;又如西貢相思灣村違建道路及「神秘丁屋」事件,申訴署接獲本報舉報後作出調查,證實3項涉及地政總署的投訴成立;至於本報連篇累牘踢爆食環署「養鼠遺患」,多個公眾街市驚現「群鼠噬豬殼」,申訴署同樣即時對食環署展開調查。最經典還有今年4月報道環保署失職塞責,任由油塘一間混凝土廠長年累月污染空氣,報道出街後環保署即刻跪低,決定不再給該廠續牌,終於解決了長年困擾居民的「食塵」慘況。
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港府冇心冇肺冇靈魂,若沒有第四權監督,失職懶政肯定只會變本加厲。香港可以沒有廢柴政府,但絕對不可以沒有第四權,信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