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店舖阻街不執法 噪音擾民懶得管

一場疫情,再次印證香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不僅鼠患嚴重,三無大廈猶如垃圾崗,就連店舖阻街及噪音擾民等相對容易解決的問題,港府也闊佬懶理。環保署過去3年接獲逾千宗叫賣噪音投訴,惟檢控率只有7%;食環署去年更接獲近1.9萬宗店舖阻街個案,也是僅發出過萬張定額罰款告票了事。當局姑息養奸的結果,是市民身心受盡折磨,人車爭路更恐引發嚴重交通意外。
本報為民喉舌,發揮第四權揭露社會種種亂象。僅店舖阻街問題,本報記者便發現荃灣川龍街及新村街一帶情況最誇張,長約百米的街道,多間售賣豬肉及蔬果的地舖將對出行人路據為己有,貨物放在行人路上擺賣;更有人用手推車將載有海鮮的發泡膠盒放在馬路邊;整條行人路都被貨物霸佔,亂象叢生,市民被迫行出馬路。此外,北角春秧街、柴灣怡豐街都有店舖阻街問題,街坊無路可行,有的只能行出電車軌,有人更手抱幼童與電車擦身而過,險象環生;有的商戶則以帆布遮蓋阻街貨物以逃避檢控,食環署職員居然「掂行掂過」,令人側目。
至於店舖叫賣而引發的噪音滋擾同樣嚴重。本報記者在荃灣新村街近大屋街交界,便赫見多間商舖轟炸式不停高聲廣播,部分商戶甚至用咪高峰叫賣,有商戶廣播之餘更搖銅鈴引人注目。上址街道環境音量平均達85分貝,最高更有94分貝,即高於操作電鑽時的音量。最可憐還是居於商舖樓上的舊樓居民,記者從梯間量度音量高達86分貝,實難想像居民從早到晚皆被噪音折磨的苦況。荃灣區區議員直言,曾有市民因店舖阻街走出馬路而遭小巴撞傷,更有舊樓居民不堪長期噪音滋擾而神經衰弱,苦不堪言。
根據現行法例,店舖阻街由食環署執法,店舖噪音則歸環保署規管。然而大家都知,食環署出名尸位素餐,公眾衞生固然愈搞愈糟,老鼠更是愈滅愈有,就連店舖阻街亦因署方敷衍塞責,即使收到的投訴逐年增加,例如去年接獲18,904宗投訴,較前年大增近兩成六,人員亦僅發定額罰款告票了事,只有較複雜的個案才會考慮援引《簡易程序治罪條例》檢控。相對動輒數以萬元計的店舖租金,佔路阻街擴張舖面的成本輕微,1,500元定額罰款不痛不癢,對商戶毫無阻嚇力,阻街亂象不愈演愈烈才怪。
環保署一樣好不了多少。根據《噪音管制條例》,源自公眾地方的收音機、小販或揚聲器等的噪音統稱為鄰舍噪音,最高罰款一萬元。惟該署過去3年接獲1,152宗店舖噪音投訴,檢控只有寥寥86宗,例如去年北角區投訴有22宗,居然只對兩宗提出檢控,擺明敷衍。
事實擺在眼前,香港許多問題都是源自官僚胡混度日,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卒致積重難返。別說阻街和噪音不受官僚重視,就連疫情肆虐之際,食環署轄下的防治蟲鼠組一樣屢被踢爆蛇王吞泡。一個政府冇心冇肺冇靈魂,香港怎能不烏煙瘴氣?守法市民怎能不身受其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