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探射燈:房委會清拆4工廈 本土工業前路茫茫

梳化座椅工匠何先生慨嘆手藝隨時失傳。 梳化座椅工匠何先生慨嘆手藝隨時失傳。
梳化座椅工匠何先生慨嘆手藝隨時失傳。
迫遷捱貴租 難覓合適單位 手藝恐失傳
房屋委員會清拆轄下4幢工廠大廈,逾2,000租戶須於明年11月30日死線離場,租戶當中不乏全港碩果僅存的工匠及廠家。有梳化座椅工匠自言屬於夕陽工業,本想依靠上述工廈的低廉租金守住手藝至最後一刻,可惜已是前路茫茫,慨嘆手藝隨時失傳。他又痛斥當局「一邊廂起樓讓人安居,另一邊廂卻拆樓令人失業」,做法有欠公平。另有生產發泡膠粒填料的本地廠家直言產品仍有市場需求,渴望繼續經營,憂心被迫遷後難覓合適單位,大感徬徨。
政府去年宣布房委會轄下6幢工廈中,其中4幢將面臨清拆,包括火炭穗輝工廠大廈、觀塘業安工廠大廈、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及葵涌葵安工廠大廈,在技術上可作房屋發展;4幢工廈共4,822個單位,整體出租率約為97%。其中穗輝、業安、宏昌的3幅用地可於2031年提供逾3,000個單位。至於葵安用地則可提供約600個單位,不過因改劃程序受司法覆核個案影響而須延後開展。
「平時(社會)唔覺我哋存在,唔覺我哋幫到忙,但我哋從事嘅係本土工業,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真係服務香港人」,從事梳化座椅工匠、租用火炭穗輝工廠大廈單位的何先生說,現時全港懂得此門手藝的工匠少之又少,訂造梳化費用價錢以萬元計,有時翻新費隨時貴過添置一張內地製的新梳化,令行業步向式微。但此行業仍有大批熟客支持,「例如有客人張梳化櫈由細用到大,實在不捨得換而要翻新。」舉例翻新座椅工序繁多,剝開座墊外皮,處理木架及海綿等填充物,均需一對巧手,「用上廿年都不成問題,有時客人講笑叫我哋唔好整到咁襟用」。
租戶斥為起樓 搵工匠「祭旗」
何先生雖已屆花甲之年,仍保持魁梧體魄,只因由搬運、拆裝梳化以及送貨都主要由他一腳踢包辦,「若有新人想做都勸佢唔好入行,已是夕陽行業」。何指,如今若「死撐」續營就被迫要到私人工廈,但預計屆時租金上升約兩倍不等,料難以負擔。他痛斥房委會一邊廂拆廈,另一邊廂起公屋的做法屬雙重標準,猶如在房屋不足問題上,以工匠「祭旗」及交差。
另一位租用穗輝工廠大廈單位、生產發泡膠粒填料的本地廠家羅先生,多年來日日由清晨6時工作至晚上9時,把小如米粒的發泡膠粒原料多番加熱、使其膨脹至合適大小,最後化為包裝過程的填充物料,在運送過程中將貨物保護妥當。羅直言上述生產過程需要投入耐心,對加熱的溫度尤其嚴謹,工作總在汗流浹背中度過。然而工作雖苦,他卻甘之如飴,一來仍須養家,二來他指本地市場仍對產品有需求,「如果商家在本地買不到,就只能向內地買貨,運輸成本勢增,到時要捱貴運費」。
指並非搞對抗 盼先做好安置
他指難得捱到疫情現曙光卻被迫遷,擔心難覓合適單位續營,「生產發泡膠粒會產生異味,擔心私人工廈不歡迎我哋,又憂心要捱幾倍貴租」。
他直言明白社會建公屋的需要,亦並非與政府搞對抗,僅希望當局先做好安置,例如考慮將有關工廈分階段清拆,讓租戶有更多喘息空間。記者林希孺
廠家羅先生指難得捱到疫情現曙光卻被迫遷。廠家羅先生指難得捱到疫情現曙光卻被迫遷。
廠家羅先生指難得捱到疫情現曙光卻被迫遷。
房委會決意清拆轄下4幢工廠大廈,圖為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黃仲民攝)房委會決意清拆轄下4幢工廠大廈,圖為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黃仲民攝)
房委會決意清拆轄下4幢工廠大廈,圖為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黃仲民攝)
房委會轄下6幢工廠大廈資料房委會轄下6幢工廠大廈資料
房委會轄下6幢工廠大廈資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