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披荊斬棘百煉鋼 獎牌背後皆血汗

夢幻東奧閉幕,李慧詩單車衝線,全城喝采,港隊勇奪一金兩銀三銅,創史上最佳成績,畫上圓滿句號。東京奧運會2020因為疫情延至今年,開幕前又連爆確診,能夠順利完成已是萬幸,誰又能想到彈丸之地香港有此佳績,喜出望外之餘,亦要感謝一眾健兒付出的血汗淚水。
「牛下女車神」李慧詩來自草根家庭,據聞兒時連單車也買不起,小小年紀要擺街邊檔,加上患有貧血,客觀條件匱乏,自小沒受訓練,要等到15歲入讀香港體育學院,才正式展開單車運動員生涯。新一代常強調「贏在起跑線,成功需父幹」,李慧詩奮鬥史正好反駁這些膚淺歪理。香港單車隊實施「封閉式」刻苦訓練,李慧詩放下學業,別了家人,踏上單車征途,當中血淚不足為外人道,流下的汗水與淚水分不開。
李慧詩曾經多次經歷重大傷患,傷痕纍纍,18歲時曾跌斷左手,幾乎要放棄單車事業,施3次手術休息一年才復出,左手列為輕度傷殘。幸兒時艱苦經歷,磨練其堅強鬥志,復出後成績更進一步,先後在大型賽事奪獎,2012年倫敦奧運勇奪銅牌,是香港單車史第一人,2013年世界場地單車錦標賽贏冠軍「彩虹戰衣」,2016年巴西奧運因為意外失落獎牌,但她不氣餒,2019年連奪世界性比賽冠軍,以為乘勝挑戰東奧,怎料疫情押後比賽,加上種種防疫禁聚措施,大大影響其備戰,以其34歲年紀,今次四強對手全比她年輕,這一面銅牌得來不易,意義和金牌無異。
香港精神發熱發光
香港女泳將何詩蓓又是另一個香港精神寫照。本身為混血兒,來自豐裕家庭,幼童時已展開正規游泳訓練,被視為不可多得之材,但她沒有少年得志便驕傲,一直抱持謙卑勤奮,雖然可以選擇代表愛爾蘭,甚至往其他游泳聞名的地方發展,但生於斯,長於斯,一口流利廣東話,她以代表香港為榮,歷史性贏得兩項自由泳銀牌,打破西方國家壟斷,獎牌含金量十分之高。
巾幗不讓鬚眉,自香港乒乓球孖寶李靜及高禮澤獲得2004年雅典奧運男雙銀牌後,一度青黃不接,十多年後幸有李靜的3位徒弟,蘇慧音、李皓晴及杜凱琹奪得女子團體賽銅牌,也是港女乒將首度奪獎,體壇薪火相傳,後繼有人,象徵意義更為重大。說到空前絕後,由於日本為主辦國,東奧首設空手道項目,以後恐成絕響,劉慕裳在空手道女子個人形項目,拿下的這面銅牌,名留青史,為在香港相對冷門的空手道運動打下強心針。
當然不得不提,張家朗在男子花劍奪得金牌,一搔香港25年之癢,也是回歸後特區首面奧運金牌。自從滑浪風帆李麗珊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奪得香港歷來第一面金牌,這麼多年來經常有人懷疑可一不可再,不知何年何月再有此殊榮,尤其是全球體育運動日益專業,每一樣項目都需要龐大投資,香港不是沒有人才,而是缺乏資源,所以面對列強往往未打已經輸了牌面。張家朗的成功,很大原因是他不畏強敵,心理質素極佳,在晉級過程中,曾經差一分就落敗,卻奇迹地連追6分趕上來,憑着手中劍迭挫世界冠軍,遇神殺神,才成就這位「香港劍神」。
奧運佳績傳來,不少平時懶理體育的政客,也來沾一分光,好像忘記較早前球衣風波為選手添煩添亂。最怕有人三分鐘熱度,把奧運五環,移作自己頭上光環,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過橋抽板。要支持香港運動員,請勿「抽水」,增撥資源「泵水」是最基本,長遠體育政策也應該檢討,要有計劃持續發展,增加配套設施,亦要保障運動員未來出路,退休後別要三餐不繼。
體育貢獻遠超經濟
曾經有高官指體育沒有經濟貢獻,請他看看市面反應,有商場表示男子花劍項目決賽,香港代表張家朗出戰期間,超過5,000名市民在場觀看賽事直播。多個大型商場在奧運期間舉辦活動或直播賽事,受惠於本港健兒歷史性佳績,大量市民到商場為運動員打氣,帶旺商場人流和店舖營業額增長。凡事用正面態度分析,噓國歌事件只是一小撮人搞事,換個角度看亦反映商場一片奧運狂熱,預料人流及營業額皆錄得可觀增長。
體育的貢獻當然遠遠不止於經濟,今次奧運正好反映運動可以凝聚民意,振奮人心,這正正是特區政府多年來未能做到,也是當前疫境,撕裂的社會最需要的正能量。奧運精神不以勝敗論英雄,無論有獎沒獎,今次參加奧運的46位香港選手,都值得大家鼓掌。若果香港年輕人可以學習健兒,不屈不撓,堅定目標奮鬥,披荊斬棘,百煉成鋼,香港才會有希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