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中歐貿易

疫情改變世界,以貨運而言,海空運都受打擊。海運因港口檢疫而堵塞,甚至如美國,進口大增,進口貨物卻堵塞在港口,處理緩慢。美國國內的通脹上升或許與此有關,由此,國際海運價格與成本暴升。
以中國總體的統計,今年1至6月,空運量減34.4%,海運量減8.6%,火車運量卻增9.4%,顯然外貿貨運便是向火車貨運傾斜。中國的火車外貿貨運集中於中歐班列和中亞班列,也包括小量運往越南。今年首6個月中歐 (盟)貿易達3,882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外貿總額的13.9%,次於東盟,高於美國,增長37%,增幅驚人。中歐海運今年受蘇彝士運河的堵塞意外影響,海運價格亦急速上升,標準箱的平均運費由2,000美元升至一萬多美元,還在上升。中歐班列運費本在6,000美元,近日上漲,卻已被海運超越。海運需時45天以上,多至60天,中歐班列只是20多天,甚至不足20天,成本優勢凸顯。由空運、海運轉為中歐班列的趨向更形強烈,因而中歐班列不停地加開班次,新闢運線。
缺乏資料,不易估計中歐班列在中歐貨運中的比重,疫情前約只有2%,今天應大增,可能達一、二十個百分點。中歐班列的作用是多班次小運量,適合中小企業,可通達廣泛的節點,覆蓋面可隨當地的鐵路網絡而擴張,對地方經濟裨益巨大,適合供應鏈的大區域分工來產生高協同協作效益。在疫情下中歐班列大發展,構成巨大運輸網絡,進一步增強競爭力和成本效益,變成門對門、點對點的多式聯運,省卻海運從主港口運至收貨地的多重轉折。中歐班列的優勢開始了便難逆轉。或許海運價格會回落,但只是在價格上稍可與中歐班列比併,其餘方面還是不如。
去年中歐班列運114萬個標準箱,比2019年升56%,今年上半年增至70.1萬箱,升52%;覆蓋的城市去年為82個,今年已達168個,勢頭極其可人,也正顯示出市場強烈推動的作用。
中歐班列開拓了不少中歐兩大經濟體系的貿易範圍與規模,如冷鏈技術的運用,歐洲的優質農產品,包括政府補助的肉乳產品,便可大量出口中國,與俄羅斯、烏克蘭一起替代美、澳的進口,且可在中國引進健康的地中海菜來排斥美、澳暴發戶的肉食文化。中國則可大量提供日用品、小家電、家電,把原來低價支撐美國經濟,轉變為支援歐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