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罕見暴雨成災 正視氣候變化

河南鄭州市於7月20日發生特大嚴重雨災,一天627毫米的降雨量,相當於以往一年降雨量,災難造成至少56人遇難。說這是千年一遇的暴雨,一點也不過分。若跟那同月於德國科隆地區出現的嚴重雨災,被德國總理默克爾形容為難以用任何文字來描述的嚴重災情,造成至少180人死亡的事件相提並論的話,這些因極端天氣而導致極大災難的深刻教訓,也再次為人類處理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敲起催命的警鐘。
極端天氣何止雨災水災,反過來也有旱災和致命熱浪,這些極端天氣都與全球暖化有關,而《巴黎氣候協定》就是聯合國在2015年氣候峰會中通過,旨在訂立減排目標以及實現碳中和,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的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內。然而,這個目標必須在各國努力下才能達致,我國在2020年預計碳排量將於2030年達致峰值,並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亦是人口第一大國和產值第一的工業國,要實現目標,同時要維持經濟高速增長,已陸續採取大量的可持續發展政策。自2012年優化能源供應體系,以能源消費年均2.8%增長支撐國民經濟年均7%增長。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23.4%,比2012年提高8.9%,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綠化方面,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報告顯示,透過退耕還林,沙漠變綠洲的工程,中國在過去10年中平均每年增加193.7萬公頃的森林,為世界第一,美國NASA的數據亦顯示中國貢獻過去17年全球植被總增加量的25%以上。
綠色經濟 減碳排放
綠色能源的發展對碳排放強度下降起到重要作用,中國2019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實現2015年提出的碳排放強度下降40%至45%的目標。同時國家也優化產業結構,加速淘汰一些耗能大而產能低的行業,推動新經濟提高生產效益,透過直接資助及綠色金融措施,推動綠色經濟發展,最近更推行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透過將碳排放所產生的社會成本內部化,以市場誘因,反過來迫使企業和地方政府加大對環保技術的投入,以此減少自身的碳排放量。
每當有災難驟然而至,就有無數的英雄挺身而出,特別是中國人總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深信同胞們的困難時刻總會挺過。反觀美國作為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其人均值是中國的一倍以上,但美國氣候特使克里反而向中國警告並要求中國提前峰值時間表,並指稱如不落實充分減排,控制全球氣溫上升幅度在1.5攝氏度的目標,基本上是不可能接受的事。這種「只許美國放火,不許中國點燈」的態度,或者就是當今世界實現減排應對氣候變化最大的障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