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環保大計 永遠落空

本報一直關心環保議題,昨日頭版便報道了鬧市車道旁被人非法棄置建築廢料逾月,即使市民向環保署舉報,署方依然闊佬懶理,令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形同虛設。筆者心血來潮,回顧一下本屆及上屆政府提出的種種環保大計,發現無一不是原地踏步,一事無成,唔到你唔服。
就說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早於2005年實施,至2017年上屆政府任期尾聲大幅提高收費,並在《施政報告》提出強制所有建築廢料收集車加裝衞星定位追蹤系統,美其名曰「污染者自付」,以經濟誘因推動業界減少廢物及推動廢料再造,並追蹤收集車是否將建築廢料運往指定的堆料區或填料區,以便執法。無奈光說不練,政府早已換屆,林鄭政府任期都進入最後階段,不僅加裝衞星定位追蹤系統無影無蹤,就連落實「污染者自付」、推動廢料再造都有名無實,從本報踢爆建築廢料棄通街已可見一斑。
至於現屆政府提出的塑膠飲料容器按樽回收計劃,至今仍停留在公眾諮詢階段,何時落實遙遙無期。事實上,港府所謂的10年減少四成固體廢物環保藍圖,由上屆說到今屆,垃圾徵費固然還未立法,就連當年提出的擴大堆填區、興建焚化爐等措施也是不了了之。香港人均垃圾量早已冠絕全球,回收配套及環保政策還要天殘地缺,環保對於港官來說,不是葉公好龍是甚麼?
最可笑的是,港府迷信徵費萬能,膠袋要徵費、垃圾要徵費、四電一腦要徵費……問題是,減廢是系統工程,包括源頭減廢、垃圾分類處理、循環再用等,徵費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港府卻一味誇大徵費作用,回收配套則放到最後,本末倒置,減廢事倍功半何足為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