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塑料粒粒亂丟棄 溪水潺潺多膠餘

眾所周知,即棄塑膠污染正蔓延全球各地,當中海洋環境更是首當其衝。全球趨勢無不主張淘汰即棄塑膠,積極推動以較環保嘅選擇作為替代品。事實上,即棄塑膠餐具係香港海洋垃圾嘅主要類品。港人「濫膠」成風,疫情嚴峻期間冇得堂食,外賣多咗,環團推算本港喺疫情期間,每星期共消耗逾億件即棄塑膠,數量不可謂不驚人!
講真,香港喺「走塑」方面,政府有關部門係有啲計劃,譬如早兩年為飲食業訂立指引,並合作舉辦「外賣走塑,餐具先行」運動,鼓勵顧客自備餐具嘅風氣;又曾喺東區、沙田及觀塘展開為期兩年嘅廢塑膠回收服務先導計劃,之後又話逐步擴展至全港各區。可惜,都係有頭威冇尾陣,落得雷聲大雨點小之譏!環保署又推行乜鬼「綠在區區」,又係哈哈哈,好好好,睇唔到,不了了之!
嗱!講多無謂,食多會滯,不如睇吓啲實質嘅研究同數字啦!有環團於今年5月,喺位於港島、西貢、梅窩等8條鄰近露營場地及郊遊徑嘅河溪,收集一公升嘅水樣本,再送往瑞典嘅實驗室化驗,驗出有4個樣本含有0.04至2毫米嘅微塑膠;當中喺大埔梧桐寨及大帽山大曹石澗驗出微塑膠含量最高,每公升含有24粒,而喺東涌黃龍坑及潭崗飛瀑,亦驗出每公升有8粒。阿哥,都真係飛流直下三千尺又好,抑或溪水潺潺臥樹影又好,總之,離唔開多膠餘!
喂!法國大餐就話多舊魚啫,依家石澗溪水又話多鮫魚!不!係多膠餘,都幾嚇人(口架)!是次微塑膠主要為聚丙烯(PP),常見於即棄餐具。呢,驗出含微塑膠嘅潭崗飛瀑,位於大潭水塘集水區內,與水塘距離約300米,好大機會微塑膠會沿水流流入食水系統;即係話可經食物鏈進入人體,並且喺體內累積,有機會影響人類神經系統、損害免疫系統,甚至干擾內分泌系統,孕婦及小朋友飲咗「膠水」影響或更大。
各位街坊,千祈咪睇小啲膠餘微粒。環團警告,以往微塑膠都係喺海洋搵到,今趟竟喺城市河流發現,證明污染較想像中嚴重!呢,甚至附近村民會直接取水使用,咁就分分鐘賴嘢。是以環團要求政府主動抽水化驗,做好監管工作。講到尾,要令市民唔好「濫膠成風」,政府要多宣傳及教育,而最重要就係立法禁止,本港一個垃圾徵費計劃單討論逾15年都未搞掂,依家禁膠餐具兩年後才全面「清零」,你講我就信吖?咪畀功夫茶估中,政府搞環保一字記之曰:拖!睇怕又係紙紮下巴──口輕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