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房屋問題何時了 危樓坐困盼春曉

香港回歸24年,慘變爛攤子。不理還須理,中央近年開始正視特區管治,責成港官解決社會深層次問題,而房屋問題可說是重中之重,香港人想安居樂業,這個很基本的要求,竟然演變成奢求,基層上樓難,中層買樓難,而「有幸」住在公屋的,卻又要面對住所變成危樓,惶惶不可終日。
全港第一條公共屋邨,40多年歷史的深水埗石硤尾邨,因為日久失修,第23座近日一個單位有大幅石屎塌下,險砸死七旬失明梁婆婆。據了解,上月已曾有石屎剝落,近乎每星期發生一次,更試過天降石灰跌入在煮的餸菜,惟有封板阻隔石灰。
婆婆最近經常聽到石屎剝落的聲音,房署到場視察,反而要婆婆自行拆板,房署及後稱可派員幫忙,但須截電截冷氣,住戶要自行重新安裝,婆婆感到強人所難,事件膠着,日前她在家中突然聽到一聲巨響,石屎剝落,幾乎被擊中,險過剃頭,本身她是獨居長者,遇事恐怕呼救無援。其子聞訊前來探視,只是在現場摸摸又有石屎倒塌,腳部更被割傷。
煞停重建 漠視安全
石硤尾邨曾列為「具重建潛力的高齡屋邨」,政府原本想把44座舊樓逐步清拆,在原有位置重建新型公屋,提供更多單位,但拆至最後9座時,清拆工程煞停,並根據2015年進行的「全面結構勘察」報告來作擋箭牌,稱石硤尾舊邨的樓宇,包括第19至第24座,美山樓、美虹樓及美彩樓以及街市,結構均屬安全,並無迫切需要進行重建,當局只稱會繼續在石硤尾邨進行適時的維修保養和改善工程。
官字兩個口,住戶反映屋邨日久失修,結構安全堪憂,兩年前曾經召開居民大會,亦邀請了運房局局長陳帆落區視察,當時局長到訪單位見到石屎剝落,形容像「計時炸彈」,稱會就此研究,之後未見有大動作改善,房署只是頭痛醫頭,「整左又整右」,右邊維修完又到左邊甩石屎,問題沒有根治,捱不了一年半載又要搶修,居民像梁婆婆坐困危樓。
土地短缺 只是藉口
官僚作風,只按本子辦事,不懂靈活應對問題,不能對症下藥,石硤尾邨的結構安全問題並非單靠維修可解決,若果情況持續,隨時會發生不幸事件,難道要等死人冧樓才補救?政府多年來一直以重建高齡屋邨會影響公屋編配為由,拖延大型公屋重建,近年重建的屋邨只有蘇屋邨及華富邨等。眾所周知,石硤尾邨所在位置交通方便,重建可以釋放市區寶貴的土地空間,紓緩房屋供應短缺,煞停重建不但浪費土地資源,亦漠視居民的安全。
政府把房屋問題歸咎於土地供應短缺,在石硤尾邨例子可見,土地欠缺只是藉口,官員有多大決心才是關鍵。要覓地有多困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東方報業集團本着服務市民的初心,貢獻良策針對不同社會問題,去年初就動用人力物力,實地及航拍視察,找出全港多塊未納入發展的棕地、空置工廈及工業邨內閒置土地可作發展,當局若能跟進,何需冒極大財政風險發展「明日大嶼」,以遠水救近火?
特區火頭處處,動輒燃燒民怨,昨日一場劏房奪命火,奪去3母女性命,稚子何辜,被大人的感情糾紛犧牲,稍幸是火勢沒有波及鄰戶,否則隨時「一鑊熟」!劏房戶多是輪候公屋多時,上樓無期,業主非法改建,基層聚居,衍生樓宇安全、消防、治安及衞生問題,亦是城市計時炸彈。等上樓的過着非人生活,住公屋的亦活在惶恐中,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大火,同年電影《危樓春曉》反映本地低下階層住板間房的苦況,想不到60多年後同類悲劇依然在上演!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