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分工何為?

特首林鄭公開宣稱,新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熟悉保安和國安系統工作,就讓他專注;其他政務系統他不熟悉,林鄭願意與他分工。這話說得冠冕堂皇,實際卻包含極大的意義。
若李家超專注保安、國安事務,為甚麼中央政府要提拔他為政務司司長,僅居特首之下?他作為保安局局長,便可專注原有的職務。這是中央委任之意與林鄭的理解有大差別?李家超上任便說要多考慮經濟民生之事,這便是政務司司長的職責。
政務司司長相等於副特首,大部分的政策局,歸他直接統率,只有經濟金融和法律歸財政司和律政司兩位司長直轄,職權廣泛,不可能局限於保安、國安事宜。而特首不應直接插手政策局的工作,林鄭為甚麼要與李家超分工呢?她不是統籌所有政策範疇嗎?或許林鄭一直是包辦政府決策,所以與張建宗合作無間,她不習慣袖手旁觀。
李家超剛被委任為權限極大的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主席,看似在資格審查範圍,以他為主。也或許李家超掌握資格審查大權,可藉此推動政策的大改革和迅速落實,這相信應是中央對他委以重任的目的,與過去幾年政策盡出自特首之門,大不相同。不過,自國安立法以後,香港政府的大政策方向已經開始改變,作為特首,有積極進取的政務司司長襄助,她好應集中精力與各部門制訂新一份施政報告,並詳細闡述分析近年的問題,解釋改革的需要、道理與內容,為香港再出發鋪路。
國家安全並不是單單歸屬於保安的範疇,而是牽涉到社會各個領域,例如醫療衞生,便是公共安全,這一、兩年已證明是國家安全的第一大事;教育、媒體管理,以至社區發展與安危,也是國家安全要守衞的重要環節;還有金融安全、經濟安全、食物衞生與供應的安全、生態安全等等,哪一方面不是涉及國家與社會的大利益?也會是外部勢力攻擊香港的着力處。由於社會與經濟愈趨複雜化,各個方面互相依賴,一環扣一環,密不可分,今天的香港,已被外力積極滲透多年,也伺機攻擊,整個社會應該是處於備戰的階段。李家超任政務司司長是一個適當的選擇,林鄭應讓他放手工作,保證國安在各個領域都得到迅速的貫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