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微塑料襲山澗 市民恐飲膠水

大埔梧桐寨的水樣本中,驗出每公升含有24粒微塑膠。 大埔梧桐寨的水樣本中,驗出每公升含有24粒微塑膠。
大埔梧桐寨的水樣本中,驗出每公升含有24粒微塑膠。
環團抽驗半數樣本出事 部分鄰近水塘
微塑膠入侵山澗,隨時有機會進入食水系統,市民飲「膠水」仍懵然不知!環保團體發現,有半數溪流水樣本含有微塑膠,其中大埔梧桐寨及大帽山大曹石澗情況最嚴重,驗出每公升含有24粒微塑膠,而水樣本同樣驗出含微塑膠的潭崗飛瀑,位於港島大潭水塘集水區內,意味微塑膠有機會沿水流流入食水系統。環團留意到有市民會直接取水使用,微塑膠有機會影響人類的神經系統、損害免疫系統,要求政府主動抽水化驗,做好監管工作。
環團綠色和平於今年5月,分別在位於港島、西貢、梅窩等的8條鄰近露營場地及郊遊徑的河溪,收集一公升的水樣本,再送往瑞典的實驗室化驗,驗出有4個樣本含有0.04至2毫米的微塑膠,當中在大埔梧桐寨及大帽山大曹石澗驗出的微塑膠含量最高,每公升含有24粒,而在東涌黃龍坑及潭崗飛瀑亦驗出每公升有8粒。更甚的是,綠色和平在潭崗飛瀑取水的位置位於大潭水塘集水區內,與大潭水塘距離約300米,即微塑膠隨時有機會流入食水系統。
估計由塑膠垃圾引致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表示,是次驗出的微塑膠主要為聚丙烯(PP),常見於即棄塑膠包裝、外賣盒及即棄餐具,而在取水處亦有發現膠袋等垃圾,估計微塑膠是行山人士遺留所致,同時留意到有市民會在山澗戲水,甚至有附近村民會直接取水使用。
可損害神經免疫系統
譚指出,微塑膠可在體內累積,有機會影響人類的神經系統、損害免疫系統,以及干擾內分泌系統等,是次發現是一個重大警號,「因為河溪是不應出現微塑膠。」她續指,以往微塑膠都是在海洋找到,是次在城市河流發現膠粒,代表污染較想像中嚴重,要求政府抽查樣本化驗,又呼籲市民要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同時減少使用包裝貨品。
漁農自然護理署表示,該署職員和承辦商有定期及按需要調派人手加強清潔郊野公園的康樂場地及遠足徑等設施。水務署指,供應大埔梧桐寨、大帽山大曹石澗附近鄉村的食水均經濾水廠處理,完全符合香港食水標準,適合安全飲用,並不建議飲用未經煮沸或處理的井水或河水。記者陳彥婷
環團於鄰近露營場地及郊遊徑的河溪,收集水樣本。環團於鄰近露營場地及郊遊徑的河溪,收集水樣本。
環團於鄰近露營場地及郊遊徑的河溪,收集水樣本。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