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與粵澳通關無期 雙循環香港無份

本港遲遲未能與內地通關。 本港遲遲未能與內地通關。
本港遲遲未能與內地通關。
旅遊運輸冰封多時 議員提案促破悶局
本港疫情清零多時,各界都要求當局盡快恢復與內地及鄰近的澳門通關,政府早前透露正準備向內地提交報告建議通關,立法會昨早召開會議,討論由議員提出的振興疫後經濟的無約束力議案,議案最終獲得通過,多名議員在會議上提出,本港受疫情影響多時,旅遊及運輸業都陷入冰封,從業員飽受失業、減薪之苦,促請政府盡快與澳門及內地通關。同時,議員亦指本港至今的規劃沒有融入國家雙循環發展大局,建議政府推動本港經濟多元化。
旅遊界議員姚思榮表示,旅遊業是本港經濟重要一環,疫情至今旅遊業幾乎被冰封,至今本港與澳門及內地都未能通關。他形容本港只有與內地及澳門通關,經濟才有復甦的勢頭,屆時才有機會參加國家提倡的內循環,繼而加入外循環的大計。
養老託兒新型消費 機不可失
提出議案的議員廖長江則表示,新冠疫情影響本港經濟,但香港亦有難得的機遇,國家正加快構建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促港府帶領香港把握良機,振興經濟。廖又指,內地提倡的雙循環,香港在內循環方面可以培育新型消費,發展養老託兒等;外循環方面亦需要進行部署,包括提升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等。
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亦認為本港應把握雙循環的契機,他提及香港有六成轉口貨物涉及內地,運輸物流業、跨境航運業等是重要一環,現時高度嚴密的跨境運輸將延誤發展,促請港府與內地商討有利的跨境物流措施。
議員何君堯指一日未通關,雙循環永遠與香港無關,故他提出強制市民接種疫苗,否則就「打籮柚、罰錢、拉人封艇」,形容情況猶如「打仗徵兵」必須強制,又稱通關必須有指定日期、有目標將病毒清零。另外,他指病毒清零之餘,港獨都要清零,培養恐怖主義的土壤必須全部剷走,倘若港府「搞唔掂」就讓駐港維護國家安全公署處理,亦應盡快就《基本法》第23條進行立法。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內地去年在疫情下亦保持經濟正增長,本港要全面融入內地發展。他又認為把握國家雙循環是議會共識,明白議員對本地規劃及個別行業發展,包括金融、創科、旅遊等方面的關注。至於想把握大局,通關及接種疫苗是首要大事。他又特別提到,明白旅遊業大受打擊,但當局沒有因為疫情關係停下工作,仍有推動與內地的溝通、大灣區旅遊等,希望可帶動經濟。
澳門宣布與粵通關最新安排
另外,澳門政府昨宣布,10日凌晨零時起,持有7日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無染疫證明者可往返廣東省及澳門。至於與香港通關一事,澳門山頂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指由於香港疫情仍不斷變化,香港的檢疫酒店亦有新增確診個案,而調整通關措施需同時與內地及香港作協商,故短期內仍需觀察,暫時未有通關準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