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黏液接觸人體可致嚴重過敏 害蟲紅蝽聯群結隊襲北區

大量「紅蝽」近日在上水圍、翠麗花園一帶出現。(受訪者提供) 大量「紅蝽」近日在上水圍、翠麗花園一帶出現。(受訪者提供)
大量「紅蝽」近日在上水圍、翠麗花園一帶出現。(受訪者提供)
【本報訊】北區近日有害蟲侵襲,有北區區議員透露,發現上水圍、翠麗花園等多處地方出現一種紅色昆蟲「紅蝽」,更會聯群結隊而出,引起街坊關注。食物環境衞生署回應指,該昆蟲被視為農作物害蟲,建議市民若不小心接觸到該昆蟲的黏液,應立即用水清洗。
北區區議員蔣旻正表示,近日在上水圍、翠麗花園等地出現一種紅色昆蟲,每每聯群結隊出現,數量非常驚人,引起街坊關注;他指有街坊甚至以火燒、噴殺蟲藥等方式自行消滅紅蝽,故希望相關部門能解答市民對紅蝽的疑慮。
食環署回應指,經徵詢該署的防治蟲鼠事務諮詢組的意見後,認為涉事的昆蟲是「離斑棉紅蝽/赤星蝽象」的若蟲,主要被視為農作物的害蟲,尤其影響棉花屬植物,但未有證據顯示它有礙公眾衞生,建議市民如不慎接觸到該昆蟲的黏液,應立即用水清洗,如敏感性皮膚或身體健康狀況較差的人士接觸到黏液,會有機會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應立即求醫。
夏天大量出現屬自然現象
漁護署則回應指,涉事的昆蟲是離斑棉紅蝽(學名:Dysdercus cingulatus)的若蟲,離斑棉紅蝽屬半翅目紅蝽科,是本港夏季常見的昆蟲,成蟲與若蟲習慣群聚生活,以錦葵科及木棉科植物的種子和汁液為主食。牠身體的鮮艷顏色是用作威嚇獵食者,當人類走近,牠們會主動散去,對人不具攻擊性,亦不會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
離斑棉紅蝽一般只會在戶外寄主植物上覓食,呼籲市民若見到牠們,只需與其保持距離,而毋須恐慌。離斑棉紅蝽在夏天大量出現屬自然現象,數量一般於夏季過後便會自然回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