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仗義執言:一丘之貉

《蘋果日報》收檔,以往與壹傳媒集團同氣連枝的記協,於《蘋果日報》及《壹週刊》宣布停運後,連發多份聲明,聲稱壹傳媒是在「政權打壓」下「被迫停運」。
記協日前與明報職工協會、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眾新聞工會、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獨立評論人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壹傳媒工會發表聯署聲明,煽動業界和全港市民穿黑衣,以示不滿「高壓政權摧毀新聞自由」,更聲言「大樹掉下最後一顆蘋果 但仍有堅定的你我 帶着養分 繼續走」。
誠然,新聞自由屬本港重要的基石,更受到《基本法》第27條的保障,但自由並不是絕對,於監察社會時亦受社會與法律的監察。身為傳媒代表的記協,理應正視本港傳媒界存在的各種問題,挽回公眾信心,而非盲目成為某傳媒的發言人。
黑暴期間,假記者成為亂港主力之一。他們精心剪輯視頻,抹黑警員;在暴亂現場,警員拘捕暴徒時,經常有假記者作掩護,令暴徒逃之夭夭。記協面對假記者肆虐視若無睹,更疑濫發會員證,助長歪風。
時任警務處處長鄧炳強2021年4月15日不點名批評壹傳媒黎智英,用炒作、誤導的方法挑起社會矛盾及分化,記協同日發表聲明,指鄧炳強是在「進一步抹黑傳媒」,「形同在傷口上灑鹽」,「嚴重破壞雙方關係」,要求警方「停止踩踏及傷害新聞業界」。
黎智英曾在集會上用粗口辱罵在現場進行採訪的《東方》記者,對此,記協選擇沉默。《環球時報》記者付國豪在機場被暴徒非法囚禁和毆打後,記協對暴行輕描淡寫,卻指記者事發時沒有佩戴記者證,並呼籲內地新聞工作者在香港採訪大型示威活動時,應清楚展示其記者證件。記協2014年發起「企硬反滅聲」遊行,抗議《蘋果日報》被人抽廣告,質疑事涉政治打壓,並要求政府捍衞新聞自由。但到了2019年7月,有人聲稱不滿TVB關於修例風波的新聞報道,發起抵制TVB廣告商的活動,記協卻選擇失聲。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王敏剛逝世後,《蘋果》主筆李怡不斷發表冷血言論,對其進行污衊。社會人士呼籲市民抵制《蘋果》,不滋養、不支持衝擊道德底線的不良媒體。記協卻對社會人士表示「極度關注」。
事實證明,記協與《蘋果》是一丘之貉,踐踏及傷害新聞自由的是記協,所以難怪很多市民質疑記協本身就是一個反中亂港政治組織而非專業組織。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