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疑導管鬆脫空氣上腦 伊院男病人中風

男病人需送往昂船洲的高壓氧治療中心,以溶解腦血管內的氣泡。(資料圖片) 男病人需送往昂船洲的高壓氧治療中心,以溶解腦血管內的氣泡。(資料圖片)
男病人需送往昂船洲的高壓氧治療中心,以溶解腦血管內的氣泡。(資料圖片)
手術後患短腸綜合症 需靜脈輸液
【本報訊】伊利沙伯醫院爆醫療事故,因嚴重肺炎及多重器官衰竭留醫深切治療部的六十八歲男病人,今年四月因短腸綜合症,胸口需長期插導管輸注營養液。本月十八日男病人突左邊身中風癱瘓,電腦掃描顯示右腦有微細氣泡,需緊急接受高壓氧治療,目前情況嚴重。懷疑空氣經由鬆脫的導管上腦,有腦內科醫生形容情況罕見,令本身危重的病人情況雪上加霜。
經高壓氧治療 情況仍嚴重
醫管局昨晚公布事件,男病人三月十七日留醫伊院深切治療部,其後出現大、小腸缺血情況,分別於四月六日及八日接受緊急腸道切除手術及外置造口術。病人術後出現短腸綜合症,需長期插導管經靜脈輸注營養液。
本月十八日,病人突然左邊身癱瘓,醫護人員為他急救,並召喚深切治療部、腦內科、急症室毒理學和放射診斷部醫生跨專科會診。電腦掃描顯示病人右腦出現微細氣泡,導致左邊身急性中風。病人當晚轉送昂船洲的高壓氧治療中心,用高壓氧治療。他翌日再被轉送東區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目前情況嚴重。
由於腦內出現氣泡屬不尋常事件,伊院將此個案列為醫療風險警示事件。
通報醫管局 八周後交報告
伊院事後已通報醫管局,並成立委員會調查,八周後提交報告。據了解,病人事發前毋須插胃喉及使用呼吸機,初步懷疑空氣由輸注營養液的導管進入病人身體,但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腦內科教授張德輝表示,氣泡進入病人身體一般有兩個可能,包括病人使用呼吸機時,正氣壓力過高,令空氣有機會經肺部微絲血管進入其他器官。另一較常見的可能性與靜脈導管有關,一旦導管接駁位鬆脫,空氣有機會經導管進入靜脈,有機會上腦堵塞微血管,令病人出現缺血性中風。
他指出,人體一般可抵受二十至三十毫升的空氣,再多就有血管栓塞及致命危險。男病人本身的病情已十分危重,再受中風折磨,有機會加重病情。病人送到昂船洲接受高壓氧治療,是透過壓力將腦內氣泡溶解。
<!--AD--><div class="footerAds clear">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a href="http://itunes.apple.com/hk/app/id349812998?mt=8" target="_top">iPhone/</a><a href="http://itunes.apple.com/hk/app/id387862928?mt=8" target="_top">iPad/</a><a href="http://market.android.com/details?id=com.news.on" target="_top">Android/</a><a href="http://www.windowsphone.com/zh-hk/apps/30964640-6d0a-450c-b893-1e4aa6dde45f" target="_top">Windows Phone Apps</a></div><!--/AD-->
疑導管鬆脫滲入空氣,伊院男病人右腦出現氣泡致左邊身急性中風。(資料圖片)疑導管鬆脫滲入空氣,伊院男病人右腦出現氣泡致左邊身急性中風。(資料圖片)
疑導管鬆脫滲入空氣,伊院男病人右腦出現氣泡致左邊身急性中風。(資料圖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