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健康視窗:子女臨近升學 母易患抑鬱

香港女性面對家庭、婚姻、子女等多方面責任,出現情緒間題的風險亦較大。 香港女性面對家庭、婚姻、子女等多方面責任,出現情緒間題的風險亦較大。
香港女性面對家庭、婚姻、子女等多方面責任,出現情緒間題的風險亦較大。
【本報訊】香港女性扛起半邊天,惟同時面對家庭、事業、子女等各方面的壓力,情緒隨時爆煲。據統計「港女」患抑鬱症的比率較「港男」高出兩倍,踏入中年後患病風險亦會逐步增加。
精神科專科醫生苗延琼指,本港有逾三十萬名抑鬱症患者,據港府○四年進行的人口住戶健康調查,本地女性的抑鬱症發病率約為百分之二點一,較男性高兩倍,相比起美國女性一生患情緒病機會較男性高五成,香港女性更高危。女性患抑鬱症機會隨年紀增長而上升,由廿五至卅四歲的百分之一點六升至卅五至四十四歲的百分之二點七,這或與賀爾蒙轉變有關。據哈佛大學調查指,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出現抑鬱徵狀的機會比更年期前增加近一倍,若曾有不愉快經歷,會額外再加約一倍風險。
新藥物減五成復發機會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何念慈表示,香港女性需兼顧事業、家庭、感情、子女及經濟等問題,例如低收入家庭婦女需擔心生活捉襟見肘;雙職中產母親則面對事業及家庭衝突,或為聘請合適傭人照顧子女而煩惱,暑假前後又需安排暑期活動,至子女臨近升讀小學或中學時,更屬壓力爆煲的高危期,提醒女性若持續兩星期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自責、睡眠失調、疲累及失去活力等,便應尋求治療。
苗延琼補充,抑鬱症可透過藥物及心理治療治愈,新一代抗抑鬱藥「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調節劑」有助減輕病徵,可將患者於半年後復發的機會減低逾五成。由於新一代藥物毋須經肝臟通道分解,故亦不會與其他藥物相沖。
<!--AD--><div class="footerAds clear">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a href="http://itunes.apple.com/hk/app/id349812998?mt=8" target="_top">iPhone/</a><a href="http://itunes.apple.com/hk/app/id387862928?mt=8" target="_top">iPad/</a><a href="http://market.android.com/details?id=com.news.on" target="_top">Android/</a><a href="http://www.windowsphone.com/zh-hk/apps/30964640-6d0a-450c-b893-1e4aa6dde45f" target="_top">Windows Phone Apps</a></div><br><div class="footerAds clear"><a href="http://p18.on.cc/" target="_top">搵樓18</a>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div><!--/AD-->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