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通縮隱憂望財策打救
首11月貿盈增至6.2萬億 零售額增速遠遜疫前
中美貿易戰時隔6年又升溫,反令今年下半年內地貿盈愈升愈有,更成為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引擎!然而,明年美國關稅鎖喉壓制在即,恐對「十四五」(第14個5年計劃)收官之年帶來重大威脅,加上內地通縮遲遲未改善,外界紛紛寄望中國豪擲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計的財力自救,大力推進穩經濟保衞戰。本月初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更相隔14年首次提出貨幣政策由「穩健」改至「適度寬鬆」,並提倡要提振消費,穩住股市樓市。
中國銀行研究院發表報告指,今年內地經濟呈V形走勢。受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內需疲弱、社會預期低迷等因素影響,經濟景氣逐季走弱,首季、第二及第三季GDP按年分別增長5.3%、4.7%、4.6%。尤其是在9月底一籃子穩經濟增量政策未推出前、8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如工業生產、零售增速均遜預期,固定資產投資亦創年內累計增速低位,曾引來多家大行削減內地經濟今明兩年增長預測。
投行轉軚撐內地今年「保五」
不過,自從增量救市措施趕上第三季尾班車,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財政部、發改委等密集式召開發布會,A股在十一長假前後氣勢如虹,更為10月開局創下連日成交額破頂的紀錄,大行惟有施展「彈弓手」重新調高對華經濟預測,齊齊唱好今年經濟增長可「保五」,即使11月的財政化債額度只有6萬億元,遠不及市場預期的10萬億元以上,但如中國銀行研究院所言政策針對性強,社會預期和市場信心逐步回暖,故該研究院初步預計,全年能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
面對貿戰內需弱兩大威脅
但峰迴路轉的是,明年重新入主白宮的特朗普直接放出狠話,揚言上任首日即對華加徵10%關稅,直接衝擊內地經濟明年形勢。為避開關稅大棒,今年底前美企忙囤中國貨,讓內地外貿由年初至今盡領風騷,以人民幣計價,首11個月累計進出口總額39.79萬億元,按年增長4.9%,其中出口總額23.04萬億元,按年增6.7%,貿易順差6.29萬億元。
儘管如此,內地物價低壓路線不變,特別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跌足兩年。大華銀行亦指,今次內地面對特朗普2.0的貿易戰,與2018年的分別在於內需疲弱逆風來襲,由於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依然低迷,通縮恐成為主要威脅。因此,在考慮到特朗普明年施加額外關稅、國內基本面未恢復的兩大負擔下,該行下調明年內地經濟預測至4.3%,低過此前預測的4.6%。
負責擬定政策維護金融穩定的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王一鳴,也在11月底公開表示,當前經濟面臨最主要的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今年首11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有3.5%的增速,大幅低於疫情前8%的增幅,需求不足導致價格持續回落,企業獲利空間受擠壓。
他直言,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結束,維持經濟平穩運作意義十分重大。故他認同人民大學課題組報告建議,明年經濟指標應定在5%左右,這是預期引導,也是信心表達。
中央預告提高赤字率
如大華銀行所言,即使人民銀行在本季兌現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準)的承諾,惟明年進一步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機會較微,主因人民幣在岸價下行壓力大增。因此多家大行不約而同將救市目光轉向財政刺激政策,當中,以瑞銀看法較進取,估中國未來10年財政刺激方案規模可能高達30萬億至50萬億元。
王一鳴亦提示,財政政策要更積極,明年如果要達到5%左右的經濟增長,就需適度提高赤字率。兩周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果然預告,明年要提高財政赤字率。不過,他補充,當局要更重視發揮利率等價格調控工具作用,以降低債務成本。只有具備條件時,才可進一步減息及降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