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陷財困 前景更艱辛
澳新:財政儲備僅夠一年開支 應對地產經濟終結 需擴稅基
千億財赤為本港近期熱話,但賣地收入持續差劣,券商擔心港府財政健康不只是一時熱話,而是演變成長期的結構性問題。澳新銀行指,港府本財年結束時的財政儲備僅夠一年開支,直言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本港經濟狀況恐更艱難,港府財政狀況會受質疑,「正如內地多個地方政府,本港需要應對地產經濟之終焉」。
港府發行的基建零售債券(04286)昨日首掛,即市高見100.3,收市報100.2,升0.2%。然而,政府這次發債創下一個紀錄——首次有零售債券未獲足額認購。儘管這與「保底息」未夠吸引有關(比同樣用作工程款項的新一批銀色債券低半厘),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隨着本港公共財政愈益依靠發債,取決於財政可持續性的信貸評級就愈益重要。
關稅戰礙減息景況危
華爾街投行美銀日前警告,隨着香港經常性收入不斷減少,經常性開支卻不斷增加,港府已出現結構性的入不敷支,一旦未能轉勢,財政儲備恐怕僅夠兩至3年使用。
楊宇霆指,按照財金官員早前爆響口的「千億財赤」,2024/25財年結束時(明年3月底)的財政儲備恐僅餘6,330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GDP)的20%,比率較港府5年前的預測低14個百分點,因為當局沒想過利率的變化(聯儲局激進加息抗通脹),弊在特朗普大打關稅戰會令美國通脹偏高,縮窄息口潛在減幅,進而指出「如無北水大舉南下,本港資產難逃跌勢」,又謂以前零息年代股票和地價大漲令庫房水浸,現在如同「找數」。
他分析指出,港府財政之衰弱始於抗疫的逆周期經濟刺激,疫後沒有改善,因為宏觀經濟格局完全改變。本港「水源」向來是人員、資本和商品的流轉,尤其是內地人訪港、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和轉口,現在內地卻經濟增長受壓,而特朗普大打關稅戰則會損害全球貿易,內地經歷日本昔日的通縮更是雪上加霜。
隨着北上更便利,「本港與內地之間的價格差距會收窄。港元兌人民幣升值,本地(香港)物價要跌更多。」由於市場預期內地會以容許人民幣適度貶值來化解特朗普加徵關稅的衝擊,楊宇霆相信上述情況難望扭轉,預料本港明年GDP增速2.5至3%,認為政府需要擴闊稅基。
另一方面,政府財政儲備存款在內「外匯基金的全部資產均可用作支持港元匯率」,但「聯匯之父」祈連活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港府莫財與聯繫匯率的穩健性不能混為一談。
外匯基金資產足撐港元
事緣港元主要靠「指定美元資產的投資」(多為美國國債)支撐,10月底錄21,597.21億港元,加入應收利息再減去應付帳項的「支持資產」為21,216.84億港元,佔外匯基金總資產52.84%,這已是港元貨幣基礎的109.5%,換句話,外匯基金一半資產已能支持港元「有凸」。屬負債端的「財政儲備存款」僅佔外匯基金15%。楊宇霆亦謂,聯匯並非靠財政儲備支持。
倘棄聯匯 金融趨動盪
然而,聯匯近日也成熱話,因為本港無法透過貨幣政策調節經濟活動,故有商界人士呼籲制訂「Plan B」。楊宇霆認為,放棄聯匯是幫倒忙,一來會掀起金融市場動盪和資本外逃,二來改掛人民幣對拓展離岸人民幣市場沒有作用;考慮到內地處於減息周期,港元繼續與美元掛鈎下,港元資產對內地人有安全感和吸引力,這些北水流入香港後較少再流出海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