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智庫:職場初哥滾大財富有法
在經濟不景及物價高昂的年頭下,理財投資對於年輕人來說又談何容易?不少人可能認為一味死慳死抵、節衣縮食就是理財之道,惟這並非全然正確,反而透過規劃消費及儲蓄去改善財務狀況才更為可取。到底如何由無錢,到剩錢,再到有錢?重要的就是「由依家開始」!
大學畢業生初來職場報到,撇除某些專業學系如護士、物理治療等收入相對理想的職業外,起薪點普遍不算太高。然而,同學對起薪點的期望與企業「出手」往往存在落差,理想與現實不符,加上眼下經濟欠佳,生活成本高企,年輕人或許量入為出才是上策。
根據求職平台CTgoodjobs《2024年畢業生薪酬及就業調查》,應屆大學畢業生期望月薪平均24,958元,不過僱主平均預算支付月薪僅18,317元,兩數相差達6,641元。院校之中,香港大學畢業生期望月薪平均29,952元,「開價」最高,但僱主願意「出價」平均卻不足兩萬元。
股神:先儲後花
說到底,想實現財富自由,首要還是儲蓄,可透過多管齊下的方式逐步儲到第一桶金。「股神」巴菲特認為,不要在消費後才把剩下的錢儲蓄,宜先儲蓄再消費。(Do not save what is left after spending, instead spend what is left after saving.)
儲蓄5大貼士:1. 設定儲錢目標
訂下儲蓄目標可以令你更有動力,在儲蓄之前,首先要問問自己有何財務目標,打算進修、旅行、結婚,還是買樓,了解需要多少資金才能達標,可以用紙筆把目標寫下並貼在當眼地方,時刻提醒自己。
除了為實現人生目標而努力儲蓄,打工仔也應該準備一筆3至6個月的應急錢,以備不時之需,更可視之為首個儲蓄目標。
2. 出糧後即存錢
在現今網購盛行的年代,充滿消費誘惑,年輕人要懂得向成為月光族說不,一出糧切忌「成份糧使晒」。有人會將儲不到錢的原因歸咎於人工太低,但這跟人工高低不一定有關係,高收入人士也有可能會變成月光族。總之工資到手後應該立即儲錢,並定下儲蓄百分比,如起初設定10%,之後設定20%,循序漸進,以一個感到舒適的步伐進行,避免一開始就訂出難以實行的目標,否則難以堅持,以致容易失去儲蓄動力。
3. 開自動儲錢戶口
設立一個「有入冇出」的自動儲蓄戶口,這個戶口最好在另一銀行開立,然後把儲蓄自動化,做法是在銀行設定自動轉帳指示,在出糧後將儲蓄金額由出糧戶口自動轉至特定儲蓄戶口。當然也可以在銀行敍做定期存款,儲蓄之餘又可賺取利息收入,資金有一定數目的話,利率也更吸引。
有內地網友在社交媒體發文鼓勵儲蓄,指女生最大的底氣就是存款,假如你擁有兩萬元人民幣,「就是失業了,也可以有吃有喝,3個月不着急」;若持有20萬元人民幣,「你可以一年都不上班,時不時賺點外快,而且吃喝自由」;有50萬元人民幣的話,「可以抵禦大多數的風險,也可以支撐你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4. 改變消費習慣
改變消費習慣達致儲蓄效果,如果打算把月入10%作為儲蓄,就減少10%的開支。舉例來說,年輕上班族可能每日早上都要喝杯咖啡提神,若到咖啡連鎖店買一杯,至少40元一杯的話,每月上班20天,一個月已花上800元,因此不妨考慮隔日才買一杯,又或者轉買價錢較平的咖啡。
用餐方面,打工仔可以選擇自備午餐,甚至早餐也可,慳錢之餘又吃得健康。從日常生活的小習慣入手,實行起來不算是難事,不過須注意,如果把預算定得太離地,反而往往容易放棄儲錢大計。
5. 用現金免使未來錢
現今申請信用卡極為容易,對於年輕人來說,銀包內的多張信用卡確實會帶來誘惑。自問難以抗拒「碌卡」,不如索性把信用卡放在家中,避免「先使未來錢」,同時只帶小量現金外出,銀包的錢變得有限,自然會控制消費。再者,以現金付款,可以令人們花費較少,消費變得謹慎。
如果平常有使用信用卡消費,要留意遲交卡數、還款不足,又或者只償還最低還款額(Min Pay),都會產生龐大的利息開支、逾期費用及財務費用。
巴菲特曾提過,不應該將信用卡當成搖錢樹,應該還清信用卡債務,因為連他都不知道應如何賺取比信用卡利率更高的投資回報。
不過,他本身也持有信用卡。內媒曾邀請巴菲特上節目當嘉賓,當時拍到其銀包有一張美國運通信用卡,該卡料為一張普通綠卡。然而,比起信用卡,巴菲特更愛用現金,並曾表示自己98%時間都用現金付款。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