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政策呵護慢牛 人幣穩定好籌謀

上周內地重要會議批准化債方案,內地股市昨日表現理性,溫和上升,而金融信貸規模亦見收斂,反映一切按部就班,緩急有序。事實上,如今政策要培育的是「慢牛」而非「快牛」,更甚是拒絕「瘋牛」。要致力維持長期牛市,除了要有持續性的政策支持,確保經濟穩定發展,維繫市場信心外,人民幣匯率穩定亦是關鍵,否則如何說服海內外資金長期持有中國資產?過於快速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利穩匯,故大水漫灌也得有節制,化解地方與內房債彈並沒捷徑,始終需要時間來解決,在這段非常時期致力保持整體內部穩定,地產以外各主要產業發展都有序推進,確保高質量發展,才是中國經濟真正所需。
過去中國經歷過4萬億元人民幣救市,帶來嚴重的產能過剩和資產泡沫問題;2015年的A股瘋牛,為資本市場帶來一場災難,股民被割韭菜,對股市信心盡失,聞股色變,而一系列針對金融業的雷霆監管隨大冧市後陸續出台,A股指數長年處於「死亡心電圖」狀態。之後幾年資金乘科技股熱潮轉戰港股,可科技巨企無序跨行業擴張,帶來系統性風險,最終引來當局出手煞停螞蟻集團中港上市計劃,並推出大規模反壟斷及整頓跨行業擴張的嚴監管行動,以撥亂反正。可這一次又一次的亂局,讓中國經濟失去寶貴的發展時間,也說明眼前當局要救市,必不可再重蹈覆轍。
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大量生產線外移,高端晶片供應受嚴格限制,中國經濟不可能沒受打擊。幸而這些年中國製造業升級改造取得成功,電動車、太陽能產品及鋰電池行銷全球。問題是特朗普將重掌美國白宮下,貿易戰勢升級,中國得率先部署穩內需,以防衰退與通縮,這是9月下旬以來接連傳來減息、救樓市及地方政府財政等連串大行動的底因。
明白這背景,應理解到中國要推動資本市場發展,絕不是當年4萬億元人民幣或2015年A股狂牛的翻版,而是希望在財政及貨幣政策的局限下,能發揮資本市場作為企業與產業融資平台的功能,更好地服務宏觀經濟,並藉投資資本增值帶來的財富效應推動投資與消費,為內需補底,有力穩定市場預期,亦為在國際上流動性日益增加的人民幣提供可靠的投資出路,變相擴大引資渠道,增加穩匯力量。
畢竟特朗普上場,強美元下非美貨幣包括人民幣都易跌難升,要致力穩定人民幣在波幅區間上落,避免大幅貶值,除了要繼續推動國際貿易及本幣支付結算外,還得全面加大內生動力,讓居民對收入前景具信心,放心消費;讓企業對經營前景抱希望,放膽投資,創造就業。這一切關鍵在「信心」二字,那信心從何而來?大水漫灌顯非靈丹妙藥,採取實際行動化解拖着經濟增長後腿的3大難題:內房泡沫、地方債務及國進民退,方為上策。如今政策明確要內房止跌回穩,地方化債亦已定案。接下來,得看在促進民營經濟上有更多實際舉措,配合擴大對外開放,全面激活經濟活動,這是市場期待中國經濟將出現的畫面。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