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樓評:港負資產趨升 風險可控

近期樓市雖稍見起色,惟第四季的整體表現尚要待往後各項數據指標公布才有分曉。早前金管局公布第三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調查結果,最新一季的負資產宗數錄得40,713宗,較第二季高出34%,亦創下2003年以來的新高,引來市場關注。
雖然從數字上來看事態嚴重,但其實今次跟1997至2003年金融風暴下曾經一季逾10萬宗的情況不盡相同,昔日2003年的負資產風暴成因乃很多炒家「樓疊樓」,同時背着數間高成數按揭單位,重注樓市繼續上升,以高槓桿操作炒賣樓價升幅,及後樓市大跌資不抵債而「爆煲」所致。
拖欠貸款比率仍處低水平
今時今日較多個案單純是自住單位貶值,而且未見有太多瘋狂炒賣操作出現。此外,樓市由2021年至今下跌約三成,其「殺傷力」也較1997至2003年近七成的下跌幅度為低,變相對一眾業主的考驗亦較小。金管局就補充,第三季末拖欠3個月以上的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比率為0.13%,相較第二季末的0.11%仍處於低水平。
當然,金管局的數字乃來自銀行,只包含由銀行提供的一按貸款數據,當中並不包括一些新盤樓花買家向發展商承做的頭按,以及一些由財務公司提供二按的數字,如將那些個案一併計算,實際負資產宗數可能多近一倍至約8萬宗,貼近2003年高峰期約10萬宗的水平。一旦有業主一時周轉不靈導致斷供,銀行將會沒收抵押物業,令單位變成銀主盤。
據了解,各大銀行的銀主放盤量在第三季錄得81個,跟第二季的102個相比未見大幅增長(惟數據不包括財務公司及直接放予拍賣行的樓盤),暫時負資產並斷供至「爆煲」者似乎為數不多,惟10月份已錄得59個銀主盤放盤,第四季最終錄得的放盤量可能不小。
銀行估價暫時仍然偏低,一眾業主如當初購入物業只為自住,且目前有穩定收入來源,按理就算帳面上變成負資產,實質對其生活的影響應該不大,但收入不穩定者可能要評估一下自己的財務狀況,最好預留一筆不少於6至9個月的流動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超高成數按揭助樓花買家
跟業主相比,樓花買家在當前市況下的處境更為尷尬。對於他們而言,如果臨到收樓之際銀行估價遠低於其買入價,買家需要在短時間內籌措大額資金「抬錢上會」以補回差價。
有見及此,傳聞監管機構最近主動聯絡坊間專做高成數按揭貸款的機構,提出讓機構做擔保,由其合作銀行提供120至140%的超高成數按揭,令買家最多可借銀行估價的120%的貸款,手上沒有太多流動資金的人毋須弄至撻訂收場。如傳聞屬實,相信對買家而言是一顆重要「定心丸」。
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 黃詠欣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