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以史為鑑 科技進步創新就業機會

與許多科技一樣,人工智能(AI)的出現令許多打工仔都擔心未來「飯碗不保」,會被AI所取代。早於198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Wassily Leontief就曾經預言,人類勞工終有一日會被機器取代,就像汽車出現使得人力車消失一樣。然而,歷史表明這種擔憂其實只是杞人憂天,科技進步的本質乃「通貨緊縮」,透過提高生產力,繼而降低現有產品的成本和價格,提高居民實際收入和需求,最終反而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並抵銷職位的流失。
波士頓顧問公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Philipp Carlsson-Szlezak表示,由科技引發失業的預測由來已久,但與之相應地,這類預測也有很長的失敗紀錄。對工人被淘汰的擔憂都隨着每一代新技術不斷出現,然後消失。
比如在過去,工業自動化的威脅一度被嚴重誇大,以至於微軟創始人蓋茨曾經提議,政府未來應該對機械人而不是人力徵收「機械人稅」,以減輕其對工人的影響。
然而,到了2024年,美國的就業職位仍不斷增長,失業率更處於歷史低位,實質薪酬持續上漲,如今已很少人記得蓋茨對機械人稅的想法。
經濟學家:科技帶來良性通縮
Carlsson-Szlezak表示,相比起微觀地看哪些職位可能會被新技術取代,倒不如用宏觀經濟學為去解讀這種現象。他指出,人們經常忽略的是,科技本質上是一種通縮力量。當科技產生廣泛影響時,會降低生產的成本和價格,提高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和對新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從而增加新的就業機會。「勞動市場的復興已經多次發生,這更多是一種邏輯,而不是巧合。」
他指出,科技帶來的「通縮效益」最明顯的體現是在食品領域。於19世紀末時,有近一半美國人在農場工作,40%以上居民可支配收入用於購買食品。在隨後的150年內,持續不斷的農業技術創新浪潮,導致如今只剩下1%的美國人在農場工作,而食品預算已降至可支配收入的12%左右。因此,AI導致未來大量人口永久失業的論述其實站不住腳。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