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銀盈利最壞時刻恐未過

內銀盈利增長到明年仍恐受壓。 內銀盈利增長到明年仍恐受壓。
內銀盈利增長到明年仍恐受壓。
減息等或抵銷新貸利好 補充資本壓力持續
中央準備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惠譽向本報分析,這對於內銀保持派息比率穩定有正面作用,但中央出台的經濟刺激措施成效尚待檢驗,說內銀盈利增長最壞時刻已過是「言之尚早」,新增貸款帶來的利息收入增長恐再被減息等定價下跌的因素抵銷,也正因為這樣,補充資本的壓力將會持續。
惠譽評級中國銀行評級董事薛慧如表示,如果補充資本的規模為一萬億元(人民幣‧下同),6大國有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會提高一個百分點。以當前銀行盈利增長受壓,阻礙內生資本積累,補充資本自然減輕拿出真金白銀派息的顧忌,也能滿足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大股東財政部對銀行維持派息的期待。
不過,說他們會因此大幅增加派息,恐怕也不是當局的初衷,大型銀行的派息比率應該只會維持在30%左右。
股民入市熱情未必長久
更何況,從「量、價和非息收入」分析,內銀盈利增長到明年仍恐受壓。首先「量」方面,公司貸款規模增長會不如以往,預期來年在基建、綠色環保和普惠金融等支撐下頂多9至10%,個人貸款短期恐仍低迷,近期的新政能否逆轉買樓和消費信心有待觀望。
至於「價」就必跌,事關新一輪減按息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會在明年體現出來,對淨息差的衝擊不是削減存息和停止「手工補息」所能抵銷,充其量是明年跌幅稍為收窄。
非利息收入方面,薛指出,這之前已被保險代銷費率下調等拖低,股市經歷早前爆升後回復平穩,居民入市的持續性「不一定特別樂觀」。此外,之前長債債息下滑使銀行的交易類投資有不錯表現,可是監管機構已開腔不會讓債息了無止境地下滑。
有效借貸增長或不及9%
「9%貸款增長」對當前的香港銀行來說簡直是求之不得,但惠譽評級評級董事徐雯超指「要看結構」,現在恐怕側重於收益相對低且競爭較激烈的企業貸款,而且銀行往往在季末以「票據衝量」滿足監管考核要求,雖說有抵押令風險低,但利息也很低,要是貸款需求旺盛,按理銀行不會願意投放太多資金在此,現在卻成銀行滿足監管機構和內部放貸目標的辦法,真實有效貸款增長恐怕「沒有9%那麼高」。
正如徐氏所指,票據融資呈「每月忽高忽低」的現象。以今年為例,1月、2月、3月和6月下降,但單月上升幅度亦可直逼一萬億元,7至8月期間甚至比企(事)業單位新增人民幣貸款還要多。儘管首9個月累計僅佔企(事)業新增人民幣貸款約6%,但除卻疫情3年,票據融資有正貢獻,對上一次已經是2018年。徐認為,內銀會提高貼現息率抑制票據融資的業務規模,需求卻非其控制範圍。
按揭提前還貸壓力猶存
徐雯超坦言,按揭「提前還貸」的壓力猶存,因為就算經過新一輪調整後,第二套房的按揭能享受減息、舊按息更加接近新按息,國民為了提高抗風險能力,仍有一定減債的動機。
不管如何,薛慧如表示,監管機構都要銀行放貸支持實體經濟,尤其要大行對城投、房地產和戰略產業保持信貸擴張,一定程度上會提高風險加權資產的增速,推高資本充足率的「分母」,內生資本積累這個「分子」則被盈利增長約束。此外,2019至2022年以來銀行發行的資本補充工具會在未來3年內陸續到期,國有大行更要在明年之前,TLAC(總損失吸收能力)須達到風險加權資產16%,2028年前還得升至18%,補充資本的壓力難以擺脫。
內銀股價9月24日之後表現內銀股價9月24日之後表現
內銀股價9月24日之後表現
薛慧如薛慧如
薛慧如
徐雯超徐雯超
徐雯超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