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經濟爭霸掀三戰 亂世警惕慎應變

中美博弈,中俄為首以及歐美為首的兩大陣營對立已明確不過,會否開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題有升溫迹象,在美國將迎來總統大選的時點前,美國政經界討論這個極為敏感的話題,顯然並不是偶然。目前可形成世界戰爭的3大因素:地緣政治持續緊張(中美博弈、俄烏戰爭及中東局勢緊張)、經濟愈搞愈差(美國債務如天、中國得推世紀級救市方案),以及產業改革導致利益大洗牌(能源轉型與貨幣數碼化)均已逐漸成型,就看誰來點火,為實戰響起號角。
回顧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背景,乃西方的極端資本主義、殖民與帝國主義下引發列強爭霸,演變成軍事集團對壘,戰火最終蔓延至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乃惡性通脹、美國股災繼而商業大衰退,生產與貿易停滯,令全球步入經濟大蕭條。
當前,相似的畫面在眼前。美國高舉貿易保護主義,並在國際搞分裂,聯合甚至利用意識形態將所謂的盟友綑綁對付中國,奉行的是不折不扣的霸權主義。經濟方面,美國債務如天,去到無力挽的地步,政府財政赤字連年,每年都要面對關門危機,靠以債冚債度日。長年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嚴重透支美元信用,繼而俄烏戰爭爆發,美國將金融武器化,促使全球去美元化加快推展。若美國持續減息以避免經濟衰退及減低債務利息開支,令美元顯著轉弱,甚或觸碰到美國發債能力的紅線,迫使美國發動實戰以鞏固霸權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美國政經界對眼前局面感不安,非但出於地緣政治上的考量,也是美國感受到自身問題愈來愈複雜,正威脅美國長年坐享的超級霸權。
至於中國,當前的經濟問題絕不簡單,上月推出的世紀救市方案,許勝不許敗,惟西方圍堵愈見精準到位,中國要跨過這道坎不易。
回顧第一次工業革命,成就了英國稱霸,帝國主義崛起;第二及第三次工業革命,促成美國成超級強國,霸權主義橫掃全球。世界由蒸氣時代、電氣時代,走到訊息時代。眼前正身處傳統經濟轉型至新經濟,創新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量子技術、生物科技等新產業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到臨,伴隨的是否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前奏?只能說,歷史與現實就是出奇地相似。
一場世紀疫情,加快改變人類的生活與學習方式、商業與工作模式,在處理社會資源分配(貧富懸殊惡化)及教育等也帶來嚴峻考驗,政府得在調配資源及統籌國家安全上,擔當更重要的主導角色以應對挑戰。這幾年白宮大搞美國優先主義,號召美企回歸本地;中國奉行「安全比發展重要、自主比開放重要,以及國家比市場重要」方針,是新時代的印記。
雖然,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惟古語有云「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中國不好戰,避戰但不懼戰。中美要是共同守着不發生實戰的底線,眼前貿易戰、科技戰、資本戰,都可以繼續競合並存,共謀發展;否則,戰爭似遠不遠。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