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歐美圍堵更到位 華經濟增長停滯

本來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一直保持相對強勢,支撐着整體經濟表現。不過,自下半年以來,歐洲和美國等西方經濟體聯合行動,針對中國的戰略商品開徵重關稅,精準打擊中國出口。最新公布的中國出口表現遜於預期,相信下行情況持續,正是十一長假期之前,中國推出數以萬億元人民幣計刺激經濟方案的導因。要避免陷入通縮或衰退狀況,在身處的第四季,當局必要採取有力措施扭轉市場的悲觀預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按美元計,9月進出口總值按年僅增長1.5%。其中,出口總值增加2.4%,增幅遠遜預期的6%,並較8月大幅回落6.3個百分點,創5個月最低;進口總值增長0.3%,亦遜於預期的增加0.9%。數據反映,上半年一直支撐着中國經濟的出口亦面臨失速的危機。
不得不提的是,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上漲0.4%,創3個月低位,低於市場預期的0.6%;首9個月CPI累升0.3%。另9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2.8%,連挫24個月,且創6個月最大降幅,較市場預期的跌幅2.6%更差。這一系列數據充分反映中國的內部需求持續疲弱,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令整體工業及消費行業都面對嚴峻的下行壓力。
如今眼見出口數據亦開始出現明顯的放緩趨勢,變相就在說明,包括出口、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品需求等主要大範疇的增長正在全面地放緩,實可視為中國經濟面臨衰退的一個大警號。
事實上,下半年以來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體高舉貿易保護旗幟,精準地針對中國的出口業進行打擊,包括對中國的電動車、太陽能產品和鋰電池等徵收高關稅,中國出口不可能絲毫無損。面對內部需求疲弱,房地產及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及消費,出口本來是支持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柱,如今卻被歐美精準出招打擊,迫使中央加大刺激經濟力度,近期公布的一系列財政及貨幣政策措施,規模空前,資本市場的表現說明市場對中國救市抱正面態度,但氣氛能否持續,還看政策配套及執行效果,以判斷中國經濟能否在迎面而來的這個難關,避過通縮與衰退之劫。
除了以「大撒幣」形式刺激經濟,以強信心與穩增長之外,中國的製造業須加快升級改造,例如電動車產業,在歐美施行保護主義之下,得盡快透過推動汽車智能化來提升產業競爭力,爭取制訂行業標準,與競爭對手保持一定的距離;並致力開拓更多元化的海外市場,以保障出口業利益,以免激化產能過剩問題,加大產業內捲壓力,令問題更複雜難解。
畢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出口進一步放緩,誠然對全球經濟是一個壞消息。且別期望歐美會放鬆打壓,中國得全方位傾盡全力保內循環,同時借助世界抗拒衰退的力量,加快團結拓展非美經貿圈,以許勝不許敗之志,打好這場硬仗。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