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名家筆陣:中企投資非洲可互利共贏

9月初,來自非洲5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和高級官員齊集北京,出席內地主辦的中非合作論壇。內地與非洲的關係歷史悠久,時至今日,內地已經連續15年蟬聯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
除貿易外,內地也在非洲大力投資。近5年內地對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增長近40%,從260億美元增加到430億美元,主要投資的領域是製造業、礦業開發和基礎設施。
出資協助開發豐富礦藏
非洲大陸擁有豐富的礦石資源,各種礦藏中,鉑族佔全球儲量的90%,鉻鐵礦佔86%,磷礦佔81%,錳礦佔67%,鈷佔61%。這些資源都是生產手機、屏幕、電池、醫學成像和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同時,非洲各大基礎礦石都還在開發的初期,非洲的資源總價值佔全球的23%,但產量總價值僅佔9%,說明開採的潛力很大。不過,初期的礦場需要很高的開發成本和很長的投資周期,因此經濟欠發達的非洲國家一般都會尋求海外投資者共同開發。
對內地來說,掌握礦產資源的主動權對於很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都非常重要。例如,內地在電動車時代原本就已經佔據技術優勢,內地的鋰電池產量佔全球的75%。鋰電池對鋰、鈷、鎳等金屬原材料有巨大需求,但是這些金屬資源大部分依賴進口,其中大部分的鈷就來自剛果。內地的產業鏈專家曾提議,為了供應鏈安全,內地需要降低這些重要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通過對非洲礦產的直接投資,掌握產能的主動權,很大程度能幫助這些行業降低產業鏈風險。
擁龐大市場 發展潛力厚
雖然非洲的礦產資源的確對中資企業有重大戰略意義,但內地在非洲的發展潛力遠不止於此。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之後,大量民營企業選擇主動走出去,逐漸成為投資非洲的主力軍。在投資的行業方面,從之前國企佔主導時的基建、採礦等行業,過渡到與當地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鞋服、電視機、手機、汽車等消費品。根據商務部的統計,截至2021年11月,內地已經在非洲設立了超過3,500家企業,其中民企佔比超過七成。
非洲經濟發展迅速,增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從人口結構來看,非洲的人口非常年輕,2023年非洲人口年齡中位數僅為19歲,預計到205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將翻一番。中企在內地面臨的是一個人口增長緩慢、需求不足、高齡化不斷加劇的市場,非洲對它們來說是一個充滿潛力的增長點。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中企也需要突破非洲基礎設施較落後、線上支付普及率不高、部分地區政局不穩定等挑戰。從投資的角度來看,能走出去非洲,代表企業有更強的駕馭不同經營環境能力,這也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一個投資主題。
行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分銷總監 石醴泉(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非投資建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