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看俏 小型股望跑出
GMO:3大趨勢利好 投資免稅散戶狂掃
日本股市作為近年表現最好的大型資本市場,吸引了不少國際投資者的關注,一些香港證券交易平台亦開始支援日股交易,可見其於全球資本市場的地位愈來愈重要,甚至有不少香港散戶開始鑽研日股。早於牛市開始前已看好日股的資產管理機構GMO認為,日股的長期向好趨勢依然未變,無論是近期的市場波動、投資者對日圓升值的擔憂,其實影響相當有限。GMO Usonian日本股票研究主管Drew Edwards表示,尤其看好日本小型股受惠於3大結構性趨勢,將會扭轉頹勢並且長線跑贏大市。
早於逾一年前,即本輪日股牛市周期開始之初,GMO已表達看好日股的觀點,當時市場都對日股半信半疑。隨着日經指數一直攀升,市場基本上已接受日股牛市的故事,大量資金亦不斷湧入日股。不過,最近日圓升值引發的套息交易拆倉潮,令日股再次出現調整。
日圓拆倉潮長遠無影響
Edwards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日圓拆倉潮只是短線的市場雜音,對於長期基本面而言其實沒影響。至於市場憂慮日圓升值會損害日本企業的出口競爭力,不利企業盈利,這種說法某程度上也說得通。不過,外匯的影響僅集中在一些大型出口商,整體而言,日圓走強不太可能對企業盈利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對大多數中小型公司。
事實上,他最看好的一大日股主題,便是小型股。儘管在牛市初期,日股升勢仍主要集中在大型股,但他認為這種現象接下來將會發生重大變化,主要有3大原因︰一是日本實際工資增長的趨勢;二是資金流變化;三是企業治理改善的情況。
受惠加薪企業管治改善
先說薪酬趨勢,日本撇除通脹後的實際工資增長處於正數,而且接下來有望進一步上升。在日本股市的結構中,小型股有約80%收入來自國內,大型股則只有不到50%。因此,小型股實際上既能夠免受日圓上升帶來的利潤擠壓,同時可受惠國內薪酬上漲帶來的消費反彈。
至於資金流動方面,在此前日本央行的大規模量化寬鬆周期中,其中一種「放水」托市的做法便是大量買入國內的股票指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由於指數成分股都是大型股,因而令此前一段時間日本的大型股表現遠勝小型股。不過,如今央行已停止買入ETF。
更重要是,日本政府為推動個人投資者入市,對免稅投資帳戶「日本個人儲蓄帳戶」(NISA)制度進行了改革,容許民眾透過NISA買入股票後享有更多稅務優惠。這些散戶資金,亦有不少流入小型股。今年首6個月,NISA的資產購買規模為7.5萬億日圓,乃去年同期的4倍;當中有約42%(約3.2萬億日圓)流向日本股票。以此推算,全年有6.4萬億日圓的資金流向日股,規模接近日本央行於2020年時破紀錄地買入7萬億日圓的ETF;而且與央行只購買大型股(透過指數ETF買入)的操作不同,散戶買股更偏好小型股。
另外,近年日股升勢的一大推動力,在於由監管機構、外資共同推動的企業管治改善。許多大型企業都改善了管治結構,減少交叉持股,引入獨立董事,透過派息及回購提升股東回報,成為推動日股釋放價值潛力的催化劑。隨着多數大型企業已進行改革,監管部門亦將注意力轉至中小型企業,敦促這些小型股提升回報與估值。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