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政策市中港主場 外資得順勢陪玩

過去香港股市由外資操控,歷次股災,外資在股、匯、期指市場多邊操作,舞高弄低將港股當成「提款機」的例子屢見不鮮。不過,隨着港股「回歸」祖國,中美爭霸壁壘分明,這幾年外資退場、北水進場,基本上港股可說已經「換莊」,貨底已由中資主導!十一長假前中國推出一系列強救市措施,中港兩地股市交投放量,政策市不可能三、兩天就完結,港股方向也不須再仰美國鼻息,而是將更好地反映中國資產估值。外資要實現「國際化」利益,不可能將中國這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資本市場起動視而不見,即使再沒有主導權,為免錯失賺錢與發展機會,就得接受現實,加入順勢陪玩行列,中美資本戰也將揭開新篇章!
以中國現時的經濟規模,這幾年中國股市表現可用「不像樣」來形容,而備受中國資產值低迷拖累的港股,更如被「廢武功」,現貨市場流動性每況愈下,新股市場一年又一年的冷清,加上中美博弈,過去積極參與香港市場的外資大規模退場,中港股市的極端淡靜直頭可用「乾塘」來形容。
歸根究柢,中國經歷了多年高速發展,近十多年更在美國的量寬政策下,弄出房地產泡沫,房企有「大得不能倒之說」,債務危機非但拖累銀行,亦威脅金融系統穩定;同時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科技企業快速膨脹,致要跨行業向金融領域伸延,走壟斷發展的路,中國不得不暫時煞停這架「高速列車」,進行科企反壟斷、調控內房與內銀業,改革地方政府財政,糾正種種無序擴張,加上這幾年美國致力推動全球製造業去中國化,重構產業鏈與供應鏈,中國經濟得在內外挑戰中成長,絕不容易,這期間中國股市低迷亦事必有因。
惟這幾年亦見到中國製造業並未有因美國等西方經濟體圍堵而崩潰。相反,中國的高精密機器、電動車、光伏、鋰電池等高端商品行銷全球,消費品暢銷海外,中國科企打破技術圍堵,在智能手機等方面實現業務突破,一方面說明中國經濟的競爭力所在,並有待更合理反映在中國資產估值,另一方面顯示美國過去用以收割全球的高息貨幣政策已不再起效。
無可否認,內房危機拖着中國經濟後腿,打擊消費與投資需求。要刺激轉弱的經濟,中國選擇在美國啟動減息周期後即推出一系列強刺激組合拳穩增長。結果長假前中港資本市場成交一哄而上,反映一直等待抄底中港市場的內外資金爆發性入市。
當然,更好的大牛市都會有調整,更何況中國面對的經濟結構問題不會一覺醒來就獲徹底解決。只是中港市況大漲小回,並不影響中長期上升趨勢。身處眼前的「政策市」,歐美市場沿用的分析理論未必完全管用,更重要是要認識中國市場。奉行全球化的國際金融機構急不及待調整策略,追趕入市,僅處開端。期望當局做好市場基建、法規,保障投資者利益與資本進出安全,全面提升內外資金對中國資產的信心,也為中國經濟再次提速增長,更好地推動新經濟發展注入動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