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銀個人壞帳飆 前景添憂

內地部分人均生產總值較低省份的銀行不良貸款率高企,反映經濟大環境挑戰不小。 內地部分人均生產總值較低省份的銀行不良貸款率高企,反映經濟大環境挑戰不小。
內地部分人均生產總值較低省份的銀行不良貸款率高企,反映經濟大環境挑戰不小。
內銀個人壞帳飆前景添憂
內地8月份消費數據又令外界失望。回望內銀今年中期業績,內房和城投公司的壞帳其實相對穩定,更值得留意的反而可能是個人不良貸款,連4大國有銀行——工商銀行(01398)、建設銀行(00939)、農業銀行(01288)及中國銀行(03988)的相關不良貸款餘額上半年都飆逾兩成,更有較落後地區的銀行錄得個人經營貸款不良率直逼20%。
內銀個人貸款多以樓按為主,6月底,4大行的樓按不良貸款餘額較去年底一共上升19.73%,不良率升到0.54至0.6%不等,工行和建行升幅都多於0.1個百分點。不良餘額上升之際,民眾仍有「提前還貸」等,使「分母」亦即樓按餘額下跌,兩者合力推高不良率。
澳新估樓按不良率續升
現時港樓跌價已是「家常便飯」,可是7月份逾期3個月以上的樓按比率也不過是0.1%,遠低於工行的0.6%。本港上次接近這個水平,或要追溯至2004年6月。這個數字在亞洲金融風暴後的2000年曾見1.31%,沙士期間最高是1.16%,連同重組貸款就最高1.65%。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不評論個別內銀,並指中港銀行做法有異,不宜直接對比,但估計不良貸多來自新冠疫情和「三條紅線」政策後「摸頂」入市的買家,預期樓按不良率仍有上升壓力,「個分子升,民眾收縮資產負債表又令個分母跌」。
他續指,鑑於樓價持續下行,內銀抵押品價值也會收縮,但現時很多城市仍在防止樓價下跌,抵押品減值可在窗口指導下得以延緩,而且樓按資產質素也取決於就業情況,反映中產階層的城鎮失業率(上月升至5.3%)尚未太差,且居民存款仍多,不見得內地樓按會重演「香港最慘嘅日子」,亦「可以叫銀行寬限,政策空間仲係有」。
經濟弱損還本付息能力
然而,其他類別個人貸款亦引人關注。消費疲弱除打擊信用卡手續費收入,亦威脅個人經營貸款,工行、建行、農行相關不良餘額上半年累飆47.08%。建行的個人經營貸款在6月底止兩年翻了1.88倍,不良餘額累飆6倍,不良率兩年彈近一個百分點至1.57%,其中0.62個百分點來自上半年。
一些人均生產總值較低省份的銀行,比率就更高,如甘肅銀行(02139)再彈0.94個百分點升至18.47%;吉林的九台農商銀行(06122)彈1.04個百分點高達6.88%,不良餘額半年升逾28%,指「宏觀經濟恢復承壓,行業經濟結構分化,市場需求疲軟,部分個人貸款客戶收入增長緩慢,還本付息能力尚未恢復」。
預期人行本周再減LPR
內銀亦有響應國策提振消費,如上海上市的貴州最大銀行貴陽銀行「保持對批發和零售業的貸款支持力度」,可是上半年批發和零售業的公司貸款不良率升0.55個百分點至4.65%,指該行業復甦緩慢,一些客戶「風險質態有所劣化」;同省貴州銀行(06199)相關不良貸款餘額亦升逾六成,河南的中原銀行(01216)有關不良率升至3.34%。工行、建行和農行的相關不良貸款餘額合計升近12%。
楊宇霆認為,內地零售總額增長恐持續低於3%。他相信,中央也在籌劃提高民眾收入的方案,包括降低既有樓按利率、減免個人入息稅和社會保障費用,按學術論文,每花一元會帶來0.35元的消費。為了減按息,預期本周五會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並搭配0.5個百分點的降準、中期借貸便利(MLF)息率減0.2厘。
內銀個人貸款不良率內銀個人貸款不良率
內銀個人貸款不良率
上月內地經濟數據速覽上月內地經濟數據速覽
上月內地經濟數據速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