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車企慘遭內外夾擊
福士撤員工保障鋪路關廠 受華對手威脅
中國汽車業崛起,歐美傳統車企正面臨存亡問題。就如德國,企業勞資關係和勞工權益素來備受外界稱羡,但在汽車這個支柱產業正受到動搖。曾轟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是「搬石砸腳」的德國最大車廠福士(Volkswagen,內地叫「大眾汽車」)提早結束原定2029年到期的德國工人職位保障,這個1994年開始就有的承諾,現變成明年年中失效,被視作為關閉德國廠房鋪路。
是次同被廢除的還有對臨時工的承諾,以及「滿師學徒包請」的制度。該企表明是為勢所逼,「要把成本壓至具競爭力的水平……騰出資源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行政總裁早前坦言「僧多粥少」,歐洲汽車銷量下跌,但亞洲對手來勢洶洶。
飯碗被砸,勞方的反應可想而知,亦有分析對福士實際能削的成本存疑,因為福士反過來要為員工加薪,額外成本或高達10億歐元。
寶馬中國業務料差過預期
跟福士齊名的德國老牌車廠寶馬(BMW)日前亦調低今年業績指引—交車量增長正變負、經營溢利率由8至10%劈到6至7%等,既因煞車系統問題,亦與中國需求呆滯有關。券商富瑞評論,這份盈警反映寶馬的中國業務倒退比預期嚴重。寶馬的中國合資夥伴華晨中國(01114)股價昨挫3.59%。
內地汽車出口明年睇升20%
他預測中國今年汽車出口將升27.9%至628萬輛,明年再增約兩成至757萬輛。中信里昂中國工業研究聯席主管馮曉表示,歐盟關稅不包括混能車,且消費者愈益關注純電車的續航能力,比亞迪已開始增加出口混能車,因此關稅對大型中國車企影響不大。
然而,談及內地車企「內捲」(過度競爭),李景濤直言,行業洗牌會持續,未來一至兩年會最激烈,相信再難有新的市場參與者加入;對車企而言,日後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海外,而內需則可保持平穩增長。
李指,產能過剩對車企影響各異,規模較大者更容易消化產能變化,知名度較低者基本上今年已經放棄,並退出市場,惟其退出對行業影響不大,大型車企仍會按自身步伐發展,而現金流強、毛利及技術能力高的車企可順利存活。
他又指出,內地汽車品牌加入高端汽車領域,加劇市場競爭,令海外品牌在內地面對更大壓力,也需要提高折扣,預期今年內地汽車品牌的市佔率將增至60%。此時傳來日本老牌車廠本田(Honda)暫停3家中國廠房的生產,並向合資夥伴東風集團(00489)超過2,000名工人制訂「肥雞餐」。
吉汽同系高檔電動車品牌領克(Lynk)則表示無意把中國製電動車的額外關稅(18.8%)轉嫁買家,因為歐洲競爭者眾。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