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人幣升值窗口開 外資眼亮終歸來

這幾年,中國備受中美博弈、房地產泡沫與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等內外因素衝擊,經濟增長放緩,內部需求轉弱,是不爭的事實。之不過,經濟盛衰循環本就是平常事,而中國是在全球超級量化寬鬆以來,最先着手去槓桿、消泡沫的主要經濟體。隨着今年以來內房危機止住惡化趨勢,出口與製造業保持發展,中國企業保持盈利能力並增加分紅,與泡沫化的美國經濟形成對比。只要中國市場門戶保持進一步開放,理性分析風險與回報的外資,終會選擇歸來中國市場。而未來美國啟動減息周期,人民幣匯價回升,中國資產有望迎來見底回升的拐點。
過去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惟過於依賴房地產發展,在全球央行量化寬鬆之下,樓市泡沫白熱化,內地銀行貸款政策向大型房企客戶傾斜,地方政府亦樂見房企炒高地價樓價,坐收豐厚的土地收入。之不過,大型房企濫用槓桿,「十個桶、五個蓋」,炒高地價賺取暴利,再以槓桿換來的豐厚資本向其他產業擴張,形成跨行業風險,銀行的風險尤其突出。
至於地方政府,過於依賴土地收入,不事生產,不搞經濟。直至2020年,中央政府終於叫停這部「瘋狂列車」,一系列反壟斷,嚴防跨產業風險展開,當局並採取措施促銀行限制和減少房產貸款佔比,改革地方政府財政。房地產企業「大不得能倒」、「樓價只升不跌的預期」,都隨着當局的雷厲整頓之風而消散,代之而起是內房企資金鏈斷裂,樓市停滯,庫存大量積存,樓盤爛尾等等,非但引發社會問題,更衝擊百業、固定資產投資及消費市道,經濟隨之減速,正是中國經濟的現實寫照。
不過,過去半年,內房泡沫治理有着積極的變化。首先是內房企業不論大小,有序推進債務重組,因單一房企巨無霸倒下而拖垮中國經濟的說法沒成為事實;二則保交樓見進展,房企銷售雖未復舊觀,但務實行銷的交易活動重現,土地交易不缺,市場活動逐步復常;三則當局以各種辦法積極加快去庫存,包括准許地方政府用專項債向發展商收購閒置土地興建保障性住房,從供應方面助市場加快復原。
同時,銀行減少側重在房地產貸款業務,將更多資源支持民營企業尤其中小微企發展;地方政府亦改革收入結構,深耕地方經濟建設。這些改變將為中國經濟注入堅實的動力。
見到最近不少中企公布業績,盈利升跌有時,但不少企業增加派息,向市場發出強烈信號,就是願意與投資者分享發展紅利,且對前景有信心。以目前中國資產的低迷估值,優質中企股息回報率愈顯突出;當美國減息,美元匯價轉弱,人民幣相對升值,將進一步放大這股投資吸引力,中國資產有望打響翻身戰。
正當歐美都在散布中國產能過剩的恐慌之際,中國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在即,並正促使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合理縮減,推動電訊、教育、醫療等領域開放,為外資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投資者得對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持續釋放保持信心,中國的商業景氣將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