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新貸近15年最少 社融遠遜預期

人行早前規範高息攬儲,導致企業活期存款下降。 人行早前規範高息攬儲,導致企業活期存款下降。
人行早前規範高息攬儲,導致企業活期存款下降。
內地金融信貸數據再遜預期,7月新增貸款僅2,600億元(人民幣‧下同),創2009年10月後單月新低,只及今年6月逾2.1萬億元規模的一成多,比去年7月的3,459億元亦倒退24.83%。上月新增社會融資為7,700億元,遠遜預期,即使按年轉增42.59%,但主要靠政府債券淨融資6,900億元支撐。連早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已經放話要改革統計方式的狹義貨幣(M1),按年跌勢也進一步加劇至6.6%,連跌4個月,續創有數據以來最大跌幅。
備受關注的廣義貨幣(M2)按年增速在7月略加快至6.3%之際,M1按年跌勢更快,兩極化走勢擴大,意味着兩者差距的「負剪刀差」幅度高達12.9個百分點。外界往往視之為市場對經濟悲觀的信號,因為居民住戶存款比例較高的M2增多,跑贏了企業活期存款在內的M1,反映實體經濟中的居民投資機會減少,企業經營活力較弱。
分析:「擠水分」效應延續
不過,潘功勝在近兩個月前早有先見之明,強調當局刻意為金融數據「擠水分」。因此近月內媒引述專家分析時,大多解讀為「擠水分」效應延續。所謂「擠水分」,指的包括以往企業活期存款中,部分通過「手工補息」」(向客戶承諾或支付高於存款利率授權上限的利息補貼)獲取相對高的收益,這些圖以高息攬儲行為自4月開始受到規範,之後企業活期存款出現下降,加上存款分流因素等影響陸續顯現,才導致近月M1持續回落。
短期借貸減 票據融資增
內媒形容,金融數據整體正在「減速提質」。從信貸需求的結構上看,票據融資是7月新增貸款的主力軍。具體來說,住戶貸款7月減少2,10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156億元,中長期貸款僅增加100億元;企業貸款增加1,30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5,50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300億元,票據融資大增5,58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2,057億元,很大程度上反映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
傳統上高度依賴信貸資金的房地產、地方融資平台等貸款逐漸調整,繼而令信貸數據不增反縮,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新領域貸款需求一時難補上貸款下降形成的「坑」,導致信貸數據波動。
另外,人行新增重慶、福建、廣東、廣西等12省市的支持三農、小微企業再貸款額度1,000億元,用作支持受災嚴重地區防汛、抗洪、救災及災後重建工作,加大對受災地區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